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激活后更改服务器名称全指南:非集群/SHA集群分步操作+DNS记录修改
在企业使用Synology NAS搭建域服务时,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激活后,很多管理员会遇到“无法直接修改NAS服务器名称或SHA集群主机名”的问题——这是因为Directory Server与服务器名称深度绑定,直接改名会导致域服务中断、客户端无法连接。实际上,需通过“备份→卸载→改名→重装还原→DNS记录更新”的标准化流程,才能在不破坏域服务的前提下完成修改。本文将从核心限制原理入手,分“未配置SHA集群”“配置SHA集群(分域创建时机)”两类场景,详细拆解每一步操作,补充Hyper Backup备份、DNS资源记录修改等关键细节,帮你安全完成服务器名称变更,避免域服务异常。
一、核心前提:激活Directory Server后为何不能直接改名?
在开始操作前,需先理解“改名受限”的底层逻辑,避免因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或域服务崩溃:
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本质是基于Active Directory(AD)协议的域控制器,其运行依赖“服务器名称→域标识→DNS资源记录”的绑定关系——激活后,服务器名称会写入域配置文件、DNS区域记录(如CNAME、SRV记录)及客户端信任关系中。若直接修改服务器名称,会导致:
1. 域控制器身份验证失败(客户端无法识别新名称的域服务器);
2. DNS记录失效(旧记录关联旧名称,新名称无对应解析);
3. Directory Server套件启动报错(配置文件与实际服务器名称不匹配)。
因此,必须通过“先解绑(卸载套件)→改名→重新绑定(重装还原)”的流程,同步更新所有关联组件,确保域服务正常。
二、场景1:未配置SHA集群的NAS服务器名称修改(6步完整流程)
若NAS未部署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SHA)集群,修改服务器名称的流程相对简单,核心是“备份域配置→卸载套件→改名→重装还原→更新DNS”,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用Hyper Backup备份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关键:避免域配置丢失)
备份是核心前提,需完整保存Directory Server的域设置、用户/群组信息,步骤如下:
1. 登录NAS的DSM管理界面,打开「Hyper Backup」套件(若未安装,先在“套件中心”搜索安装);
2. 点击左侧「+」图标,选择「数据备份任务」,在“备份来源”中勾选「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仅激活后会显示此选项);
3. 选择备份目的地:推荐“本地共享文件夹”或“外接硬盘”(避免备份到需改名的NAS本身,防止后续操作影响备份文件);
4. 配置备份选项:勾选「启用压缩」(节省空间)、「启用加密」(若域数据敏感),设置备份名称(如“DirServer_Backup_202410”);
5. 点击「应用」,等待备份完成(备份时间取决于域数据量,如100用户配置约需1-2分钟),备份完成后可在目的地查看.hbk格式的备份文件。
步骤2:卸载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解绑服务器名称关联)
1. 进入DSM「套件中心」,切换到「已安装」标签页;
2. 找到「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点击右侧「卸载」;
3. 在弹出窗口中,勾选「保留配置文件」(可选,避免重装后需重新初始化基础设置),点击「确定」;
4. 等待卸载完成(约30秒-1分钟),卸载后套件状态变为“未安装”,此时服务器名称绑定关系已解除。
步骤3:修改NAS服务器名称(核心操作:正式改名)
1. 进入DSM「控制面板」→「网络」→「常规」选项卡;
2. 在“服务器名称”输入框中,删除旧名称,输入新名称(如原“NAS-Server”改为“NAS-IT-DC”,名称仅支持字母、数字、“-”,长度1-15字符);
3. 点击「应用」,系统会提示“服务器名称更改后需重启部分服务”,点击「确定」,等待设置生效(无需重启NAS,服务会自动重启)。
步骤4:重装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重新初始化套件)
1. 返回「套件中心」,搜索“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点击「安装」;
2. 等待安装完成(约2-3分钟),安装后暂不启动套件,直接进入下一步还原配置。
步骤5:通过Hyper Backup还原Directory Server配置(恢复域服务)
1. 再次打开「Hyper Backup」,点击左侧「还原」图标;
2. 选择“本地备份”或对应备份目的地,找到步骤1创建的Directory Server备份文件(.hbk);
3. 勾选「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作为还原对象,点击「下一步」;
4. 确认还原选项:勾选「还原套件设置」(关键,恢复域配置、用户/群组信息),点击「应用」;
5. 等待还原完成(约1分钟),还原后Directory Server会自动启动,域服务与新服务器名称绑定。
步骤6:更新DNS Server资源记录(解决解析失效问题)
这是最易遗漏的步骤——旧DNS记录关联旧服务器名称,不更新会导致客户端无法通过域访问NAS,步骤如下:
1. 打开DSM「DNS Server」套件,进入「区域」标签页;
2. 找到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自动创建的两个Active Directory区域(通常以域名为名称,如“corp.local”“_msdcs.corp.local”),双击任一区域进入编辑;
3. 按记录类型更新:
- CNAME、NS、SRV记录:查找关联“旧服务器名称”的记录(如“ldap.corp.local”指向旧名称),删除旧记录,新建相同类型的记录,将“目标”改为新服务器名称;
- A/AAAA记录:若NAS IP地址未变,无需修改;若IP已变,找到关联旧IP的记录,将“IP地址”改为当前NAS的IP;
4. 重复步骤3,更新另一个Active Directory区域的记录,点击「保存」,DNS记录更新生效(客户端需等待DNS缓存刷新,通常5-10分钟)。
三、场景2:配置SHA集群的主机名修改(分“域创建时机”操作)
若NAS已部署SHA集群(双NAS主备架构),修改集群主机名需区分“域是在集群配置前/后创建”,两种情况流程略有差异,但核心逻辑仍是“备份→卸载→改名→还原→更新DNS”。
子场景2.1:域在配置SHA集群之后创建(5步)
这类场景中,域配置直接关联SHA集群主机名,步骤如下:
1. 备份Directory Server:同场景1步骤1,通过Hyper Backup备份套件配置,确保域数据不丢失;
2. 卸载Directory Server:进入SHA集群的主NAS「套件中心」,卸载「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备NAS会自动同步卸载);
3. 修改SHA集群主机名:
1. 进入「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网络」→「HA集群」标签页;
2. 在“主机名”输入框中,替换为新集群主机名(如“SHA-Cluster-IT”),点击「应用」,集群会自动同步新主机名;
4. 重装并还原Directory Server:同场景1步骤4-5,在主NAS重装套件,通过Hyper Backup还原备份,备NAS会自动同步套件配置;
5. 更新DNS记录:同场景1步骤6,进入DNS Server,更新两个Active Directory区域中“关联旧集群主机名”的CNAME、NS、SRV记录,将目标改为新集群主机名;若集群IP已变,同步更新A/AAAA记录。
子场景2.2:域在配置SHA集群之前创建(5步)
这类场景中,域最初关联的是单台NAS的服务器名称,后续加入集群后需同步更新为集群主机名,步骤差异仅在DNS记录修改:
1. 备份Directory Server:同前,确保域数据完整;
2. 卸载Directory Server:主NAS卸载套件,备NAS同步卸载;
3. 修改SHA集群主机名:同子场景2.1步骤3,完成集群主机名修改;
4. 重装并还原Directory Server:同前,还原后套件会适配集群环境;
5. 更新DNS记录(关键差异点):
1. 进入DNS Server的Active Directory区域,删除“关联旧单台NAS服务器名称”的CNAME、NS、SRV记录;
2. 新建相同类型的记录,目标改为新集群主机名;
3. 找到“关联旧单台NAS IP”的A/AAAA记录,替换为当前SHA集群的虚拟IP(而非单台NAS的IP),确保客户端通过集群IP访问域服务。
四、关键步骤详解:3个易出错环节的实操技巧
在实际操作中,“备份完整性”“DNS记录更新”“还原验证”是高频出错点,需重点关注:
1. Hyper Backup备份Directory Server的2个关键设置
- 必须勾选“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备份时若未单独勾选此选项,仅备份普通文件,域配置会丢失;需在“备份来源”中找到“应用程序数据”,展开后勾选「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
- 选择独立备份目的地:推荐备份到“外接硬盘”或“远程NAS”,避免备份到当前需改名的NAS本地——若后续改名过程中NAS出现故障,本地备份可能无法访问。
2. DNS记录更新的“3查2删1建”原则
- 3查:查CNAME记录(如ldap、gc记录)、NS记录(域服务器指向)、SRV记录(服务定位,如_ldap._tcp);
- 2删:删除关联旧名称/旧IP的记录;
- 1建: 新建对应类型的记录,目标为新名称/新IP,确保每个旧记录都有对应的新记录替换,无遗漏。
3. 还原后的验证步骤(确保域服务正常)
1. 启动验证:进入「套件中心」,确认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状态为“运行中”,无报错;
2. 客户端测试:用域内Windows客户端,通过“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系统”查看“域”是否显示新服务器名称/集群主机名,尝试登录域账户,确认能正常访问NAS共享文件夹;
3. DNS解析测试:在客户端cmd中执行`nslookup 新服务器名称`(如`nslookup NAS-IT-DC`),确认解析结果为NAS当前IP,无异常。
五、常见问题解答:改名过程中的高频痛点解决
Q1:备份时提示“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未激活”,无法备份怎么办?
- 原因:Directory Server未正常启动,或当前用户无备份权限;
- 解决:
1. 进入「套件中心」,确认Directory Server状态为“运行中”,若未启动,点击「启动」;
2. 切换为admin账户登录DSM(普通用户无备份应用程序数据的权限),重新执行备份。
Q2:重装还原后,Directory Server启动报错“无法连接到域控制器”,如何处理?
- 原因:DNS记录未更新,套件无法通过新服务器名称找到域配置;
- 解决:返回步骤6,检查DNS Server的Active Directory区域,确保所有旧记录已删除、新记录已创建,执行`ipconfig /flushdns`刷新客户端DNS缓存,重启Directory Server套件。
Q3:SHA集群改名后,备NAS未同步新主机名,怎么办?
- 原因:HA集群同步延迟,或修改时备NAS处于离线状态;
- 解决:
1. 进入「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状态」,确认备NAS状态为“正常”,无同步错误;
2. 点击「操作」→「同步配置」,手动触发集群配置同步,同步完成后备NAS会显示新主机名。
六、总结:改名流程的核心原则与注意事项
1. 备份优先:任何操作前必须备份Directory Server,避免域配置与用户数据丢失;
2. 同步更新:改名后需同步更新DNS所有关联记录,否则客户端无法解析;
3. 集群特殊处理:SHA集群需区分域创建时机,重点更新“集群虚拟IP”对应的DNS记录,而非单台NAS IP;
4. 验证闭环:完成所有步骤后,必须通过客户端测试与DNS解析验证,确保域服务完全正常。
通过本文的流程,可安全完成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激活后的服务器名称修改,无论是单台NAS还是SHA集群,都能避免域服务中断,保障企业域环境稳定。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Synology Directory Server改名操作Checklist?清单包含“备份要点、步骤核对表、DNS记录更新模板、验证项目”,你可按清单逐一步骤操作,避免遗漏关键环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