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logy SHA集群移除后数据仍可用!正确操作流程与访问全指南
对于部署了Synology SHA(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双机热备)集群的企业或家庭用户,在因业务调整(如升级更大容量NAS)或集群维护需要移除SHA集群时,最核心的担忧莫过于“移除后两台NAS上的数据能否继续使用”——担心双机绑定解除后数据损坏、丢失,或其中一台NAS无法访问原有共享文件夹。根据Synology官方技术文档,SHA集群移除后,两台NAS上的数据完全可以继续使用,但前提是遵循“官方移除流程”,避免强制断开、断电等错误操作。本文基于官方指南,先解析SHA集群的数据流逻辑,明确数据可用的核心前提,再分“移除前准备→集群移除步骤→移除后数据访问→避坑指南”四部分提供实操方案,同时解答“数据是否一致”“误操作恢复”等高频疑问,帮你安全解散SHA集群并保留所有数据。
一、先懂原理:SHA集群的数据逻辑——为什么移除后数据仍可用?
在操作前,需先理解SHA集群的“双机热备”数据同步机制,这是移除后数据可用的技术基础,避免因认知偏差导致操作失误:
1. SHA集群的核心组成与数据同步规则
SHA集群由两台硬件型号兼容的Synology NAS组成,分为“主机(Active Server)”和“备用机(Passive Server)”,数据同步遵循以下规则:
- 实时同步:集群正常运行时,主机上的所有共享文件夹、用户权限、应用配置(如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会实时同步到备用机,两台NAS的存储池、卷、数据内容完全一致(相当于备用机是主机的“实时镜像”);
- 数据存储位置:数据物理存储在两台NAS各自的硬盘中,并非集中存储在某一台,同步仅为“逻辑层面的内容一致”,移除集群后,每台NAS的硬盘仍保留完整数据;
- 故障切换机制:若主机故障,备用机会自动接管服务(如IP地址、共享文件夹访问),但数据本身仍存储在两台设备各自的硬盘中,未发生物理迁移。
2. 移除SHA集群的本质:解除“双机绑定”,而非“删除数据”
移除SHA集群的操作,只是解除两台NAS之间的“热备关联”(如同步机制、故障切换配置、集群IP绑定),不会删除任何一台NAS上的存储池、卷或共享文件夹。解除绑定后,两台NAS会恢复为独立的DSM设备,各自保留移除前同步完成的所有数据,就像“原本绑定的两台设备,现在变成两台独立的、数据完全相同的NAS”。
二、核心前提:SHA集群移除后数据可用的2个关键条件
虽然数据可继续使用,但需满足以下两个前提,否则可能导致数据损坏或无法访问,这是官方反复强调的重点:
| 关键前提 | 具体要求 | 不满足的后果 |
|-------------------------|-------------------------------------------|-----------------------------------------------|
| 1. 按官方步骤移除集群 | 必须在DSM的SHA套件中执行“移除集群”操作,不可直接断开网线、断电或恢复单台NAS出厂设置 | 强制断开会导致数据同步中断,可能出现“存储池损坏”“共享文件夹权限异常”,甚至部分文件无法读取 |
| 2. 移除前SHA集群状态正常 | 移除前需确认SHA集群无“同步错误”“硬盘故障”“网络中断”等问题(在SHA套件中显示“正常”状态) | 若集群本身处于“同步失败”状态,备用机数据可能不完整,移除后备用机上的部分数据无法使用 |
快速验证集群状态:登录主机DSM→打开「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套件→首页显示“状态:正常”“同步状态:已同步”,无红色错误提示,即为满足前提。
三、移除SHA集群的正确流程(3步确保数据安全)
正确的移除流程是数据可用的核心保障,需严格按以下步骤操作,全程约10-20分钟(取决于数据量和网络速度),操作前建议选择非业务高峰时段(如深夜),避免影响数据访问。
步骤1:移除前的3项必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在发起移除操作前,需完成3项准备工作,避免突发问题导致数据风险:
1. 备份核心数据(双重保障)
尽管SHA数据已同步,但移除过程中若遇断电,仍有极小概率数据损坏,建议备份关键共享文件夹:
- 方法:使用「Hyper Backup」套件,将主机上的核心文件夹(如“财务数据”“客户文档”)备份到外接硬盘或第三台NAS;
- 操作:打开「Hyper Backup」→「+」→选择“本地文件夹与USB”→勾选目标文件夹→取消“启用压缩”(加快备份速度)→点击「应用」,等待备份完成。
2. 记录集群关键配置(便于后续管理)
移除后两台NAS变为独立设备,需记录以下信息,避免后续配置混乱:
- 集群IP:SHA集群对外的统一访问IP(如192.168.1.200);
- 主机/备用机独立IP:在「控制面板→网络→网络接口」中,记录两台NAS各自的独立IP(如主机192.168.1.201,备用机192.168.1.202);
- 共享文件夹权限:截图保存关键文件夹的用户权限配置(如“财务数据”仅允许admin和finance组访问),避免移除后权限异常。
3. 检查并修复集群异常(若有)
若SHA套件显示“同步错误”“硬盘警告”,需先解决再移除:
- 同步错误:点击SHA套件中的“同步错误”提示→查看日志(如“网络延迟过高”)→优化网络(更换千兆网线、调整交换机配置)→等待同步恢复正常;
- 硬盘警告:进入「存储管理器→硬盘」→查看备用机是否有“重新分配扇区”等警告→若有,更换故障硬盘并等待同步完成。
步骤2:在主机DSM中执行SHA集群移除操作(核心步骤)
SHA集群移除必须在“主机”上发起,备用机无移除权限,具体步骤如下:
1. 登录主机DSM并打开SHA套件
- 通过集群IP或主机独立IP(如192.168.1.201)登录主机DSM管理界面;
- 点击桌面「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图标,进入SHA套件首页,确认状态为“正常”。
2. 发起集群移除请求
- 点击SHA套件右上角「设置」图标(齿轮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移除集群」;
- 系统会弹出警告窗口,提示“移除集群后,两台服务器将成为独立设备,不再同步数据”,仔细阅读后勾选“我已了解上述信息并确认移除集群”,点击「下一步」。
3. 确认备用机信息并验证权限
- 系统会显示备用机的设备名称、序列号(S/N),确认与实际备用机一致(避免误操作移除其他设备);
- 输入备用机的DSM管理员密码(用于验证备用机权限,确保移除操作获得双机认可),点击「下一步」。
4. 等待移除流程完成并重启
- 系统开始执行移除操作:先停止双机同步服务→解除集群IP绑定→重置两台NAS的集群配置,过程中进度条显示“移除中”(约5-10分钟,勿中断);
- 移除完成后,系统提示“集群已成功移除,两台服务器将自动重启”,点击「确定」,两台NAS会先后重启(主机先重启,备用机后重启,重启期间无法访问)。
步骤3:验证两台NAS是否恢复独立状态
重启完成后,需确认两台NAS已解除绑定,变为独立设备:
1. 分别通过两台NAS的独立IP(如192.168.1.201和192.168.1.202)登录DSM;
2. 登录后,打开「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套件,若显示“未创建集群”或“请创建新集群”,说明移除成功;
3. 进入「存储管理器→存储池」,确认两台NAS的存储池状态均为“正常”,无“集群关联”提示。
四、移除后如何访问两台NAS的数据?分3步操作
移除后两台NAS均保留完整数据,需分别访问并规划后续数据管理方案,避免数据不一致:
步骤1:分别登录两台NAS,验证数据完整性
1. 登录主机(原Active Server)
- 通过主机独立IP(如192.168.1.201)登录DSM→打开「File Station」;
- 查看所有共享文件夹(如“工作文档”“家庭照片”),随机打开几个文件(如Word文档、JPG图片),确认能正常读取和修改,无“文件损坏”提示。
2. 登录备用机(原Passive Server)
- 通过备用机独立IP(如192.168.1.202)登录DSM→同样打开「File Station」;
- 对比备用机与主机的共享文件夹数量、文件大小、修改时间,确保完全一致(因移除前实时同步,理论上数据应100%相同);
- 若发现个别文件不一致(如移除前正在传输的文件),以主机数据为准,手动复制到备用机。
步骤2:规划后续数据管理方案(避免数据混乱)
移除后两台NAS不再同步数据,长期使用需明确用途,避免后续数据不一致:
| 管理方案 | 适用场景 | 操作建议 |
|-------------------------|-------------------------------------------|-------------------------------------------|
| 方案1:保留一台,格式化另一台 | 仅需一台NAS,另一台用于备份或升级 | 1. 确定“主用NAS”(如原主机),后续所有数据操作在主用NAS上进行;2. 登录备用机→「存储管理器」→删除原有存储池→重新创建存储池→用于备份主用NAS数据(通过Hyper Backup) |
| 方案2:两台独立使用,分工存储 | 需两台NAS分别存储不同数据(如一台存工作,一台存家庭) | 1. 在两台NAS上分别删除重复的共享文件夹(如主机保留“工作文档”,备用机保留“家庭照片”);2. 分别配置两台NAS的用户权限,避免跨设备权限冲突 |
| 方案3:重新建立SHA集群(临时移除后) | 仅临时移除维护,需恢复双机热备 | 参考Synology官方指南,在原主机上重新创建SHA集群,添加备用机,系统会自动以主机数据为准同步(无需重新复制数据) |
步骤3:检查并修复权限与服务配置
移除后部分应用服务(如SMB、NFS)的配置可能残留集群信息,需验证并修复:
1. 共享文件夹权限检查
- 进入主用NAS「控制面板→共享文件夹→编辑」→查看“权限”标签页,确认用户/群组权限与移除前一致(如“finance组”对“财务数据”有读写权限);
- 若权限异常,重新添加用户并分配正确权限,点击「应用」。
2. 网络服务验证
- 测试SMB服务:在Windows电脑上通过「运行」输入`192.168.1.201工作文档`,确认能正常访问并读写文件;
- 测试应用服务:若原集群部署了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打开该套件,确认备份任务能正常运行(目标存储位置为当前NAS的卷)。
五、避坑指南:移除SHA集群的5个禁止操作
以下操作会直接导致数据损坏或无法访问,是官方明确禁止的“高危操作”,务必避免:
1. 禁止直接断开网线或电源移除集群
直接拔下两台NAS之间的集群网线或断电,会导致数据同步中断,存储池可能因“同步不完整”变为“错误”状态,甚至无法挂载,需通过专业工具恢复数据(耗时且有风险)。
2. 禁止在备用机上发起移除操作
SHA集群的移除权限仅主机拥有,在备用机上发起移除会提示“无权限”,强行修改配置文件会导致双机状态混乱,数据同步逻辑损坏。
3. 禁止移除过程中重启或断电
移除过程中(进度条未到100%)重启NAS,会导致集群配置文件损坏,两台NAS可能均无法正常启动DSM,需通过“救援模式”修复系统。
4. 禁止移除后立即格式化任一NAS
移除后需先验证两台NAS的数据完整性,确认核心数据无问题后,再格式化其中一台(若需),避免误格式化存储有重要数据的NAS。
5. 禁止未备份就移除集群(针对关键数据)
尽管SHA数据同步,但极端情况下(如移除时硬盘突然故障)仍有数据丢失风险,关键业务数据必须在移除前备份,不可依赖“双机同步”作为唯一保障。
六、FAQ常见问题:解答移除SHA集群的高频疑问
Q1:移除SHA集群后,两台NAS的数据完全一致吗?
A1:理论上完全一致,前提是移除前SHA集群状态正常且同步完成:
- 若移除前无同步错误,两台NAS的共享文件夹、文件内容、修改时间、权限配置均完全相同;
- 若移除前有“正在同步的大文件”(如100GB视频),可能出现该文件在备用机上未同步完成(显示“0字节”或“损坏”),需以主机数据为准,手动复制到备用机。
Q2:移除SHA集群后,想把备用机的数据合并到主机,怎么操作?
A2:无需复杂合并,因数据已一致,直接以主机为核心使用即可:
1. 确认两台NAS数据一致后,在备用机上删除所有共享文件夹(避免后续误操作写入数据);
2. 将备用机配置为“主机的备份设备”:在主机上打开「Hyper Backup」→创建备份任务,目标存储位置选择备用机的共享文件夹,实现“主用+备份”的安全架构。
Q3:移除SHA集群后,原集群IP(如192.168.1.200)还能用吗?
A3:不能用,集群IP是SHA集群对外的统一访问IP,移除后会自动解绑,不再指向任何一台NAS:
- 若需保留原集群IP的访问习惯,可将该IP配置到“主用NAS”上:进入主用NAS「控制面板→网络→网络接口→编辑」→将IPv4地址改为原集群IP(需确保该IP未被其他设备占用);
- 配置后,用户可通过原集群IP访问主用NAS,无需修改访问路径。
Q4:移除SHA集群时提示“同步错误,无法移除”,怎么办?
A4:先解决同步错误,再移除:
1. 点击SHA套件中的“同步错误”提示,查看日志(常见原因:网络延迟过高、硬盘空间不足、备用机权限异常);
2. 针对性解决:网络延迟高则更换网线/交换机;空间不足则清理备用机无用文件;权限异常则重新配置备用机管理员密码;
3. 解决后等待SHA集群恢复“正常”状态(同步完成),再发起移除操作。
总结:Synology SHA集群移除的核心逻辑
SHA集群移除的核心逻辑是“安全解除绑定,保留数据完整”——移除的是双机之间的热备关联,而非数据本身,只要按官方步骤操作,两台NAS的数据均可正常使用。关键在于“移除前备份→主机发起移除→移除后验证数据”这三步,避免高危操作导致数据风险。
对于企业用户,移除SHA集群后建议明确两台NAS的分工(如主用+备份),确保业务数据持续安全;对于家庭用户,可保留一台作为日常使用,另一台作为异地备份设备,最大化利用硬件资源。通过本文的流程,你可安全、高效地移除SHA集群,同时完整保留所有数据,无需担心数据丢失或损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