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护Synology NAS的网络安全时,“自动封锁”功能是重要的防护屏障——当有IP地址多次尝试通过错误密码访问NAS服务(如DSM登录、FTP连接)时,系统会自动封锁该IP,避免暴力破解。而管理员通常通过“自动封锁日志”查看触发封锁的具体服务(如“DSM”“FTP”),以便排查安全风险。但不少管理员发现,部分日志条目里的“服务名称”并非预期的具体服务,而是显示“AutoBlock”或“SHARING”,这让他们疑惑:是NAS安全功能出了故障,还是有未知攻击触发了特殊封锁机制?其实这两种显示均属于正常现象,并非故障——“AutoBlock”源于触发封锁的服务未携带名称信息,“SHARING”则与Synology Photos的共享相册防护直接相关。本文将从症状对照、核心原因、日志查看步骤,到常见疑问与实用建议,全方位帮你解读Synology自动封锁日志中的AutoBlock与SHARING,消除安全顾虑。
一、症状对照:你的自动封锁日志是否属于这两种情况?
在分析原因前,需先确认你看到的日志显示与官方定义的“AutoBlock”“SHARING”场景一致,避免与“日志筛选错误”“服务异常”等其他问题混淆。
1. 场景1:日志服务名称显示“AutoBlock”
- 典型操作:登录DSM后,进入日志中心查看自动封锁记录,想了解哪个服务触发了IP封锁;
- 日志表现:在日志列表中,“Event”列显示类似内容——“Host[192.168.1.50] was blocked via [AutoBlock]”,“服务名称”字段明确标注为“AutoBlock”,而非“DSM”“FTP”等具体服务;
- 高频伴随情况:这类日志通常无明显规律,可能随机出现,且对应的IP地址可能是内网熟悉IP(如办公室电脑),而非陌生外网IP。
2. 场景2:日志服务名称显示“SHARING”
- 典型操作:近期在Synology Photos中创建了带密码保护的共享相册,并将链接分享给同事/客户;
- 日志表现:日志“Event”列显示——“Host[203.0.113.20] was blocked via [SHARING]”,“服务名称”为“SHARING”,且封锁时间多集中在分享相册后1-2天内;
- 高频伴随情况:封锁的IP可能是同事/客户的外网IP,且近期有多次访问共享相册的记录(推测是多次输错密码)。
关键区分:正常日志 vs 特殊日志
为更清晰识别,可通过下表对比“正常服务日志”与“AutoBlock/SHARING日志”的差异:
| 日志类型 | 服务名称 | 触发场景示例 | 常见IP来源 |
|------------------|----------------|-------------------------------|------------------|
| 正常服务日志 | DSM、FTP、SSH | 多次输错DSM登录密码、FTP连接密码 | 陌生外网IP为主 |
| AutoBlock日志 | AutoBlock | 第三方套件触发、系统底层安全机制 | 内网IP/信任IP为主|
| SHARING日志 | SHARING | Synology Photos共享相册输错密码 | 共享对象IP(内外网均有) |
二、核心原因1:日志显示“AutoBlock”——触发服务无名称信息
当自动封锁日志显示“AutoBlock”时,并非服务故障,而是触发封锁的服务未携带“服务名称”标识,导致系统无法在日志中标注具体服务,只能统一显示为“AutoBlock”。
1. 为什么服务会“无名称信息”?
Synology自动封锁功能识别服务的逻辑是:依赖服务在发起访问请求时,主动携带自身的“服务名称标识”(如DSM服务携带“DSM”标识,FTP携带“FTP”标识)。但以下场景中,服务不会携带该标识:
- 场景A:部分第三方套件触发封锁
若你安装了非Synology官方的第三方套件(如某些开源备份工具、监控插件),这些套件在调用NAS资源时,若多次出现权限验证错误(如套件配置的账号密码过期),会触发自动封锁。但由于第三方套件未按DSM规范携带“服务名称”,系统只能显示“AutoBlock”。
- 场景B:系统底层安全机制触发
DSM系统自身的底层安全防护(如防止异常进程访问敏感目录),若检测到某IP的操作存在风险(如频繁尝试读取系统配置文件),会直接触发自动封锁。这类封锁由系统内核发起,不关联具体用户可见的服务,因此日志显示“AutoBlock”。
- 场景C:误操作触发的无名称请求
如员工在电脑上误点击了关联NAS的失效快捷方式(如旧的WebDAV链接),导致多次发送无服务标识的错误请求,触发封锁后显示“AutoBlock”。
2. 无需恐慌:“AutoBlock”不代表“未知攻击”
很多管理员看到“AutoBlock”会担心是未知攻击,实则多数情况是正常操作触发:
- 若封锁的IP是内网熟悉IP(如办公室的192.168.1.20),大概率是第三方套件配置错误或误操作;
- 若IP是陌生外网IP,可结合封锁时间排查——比如是否在该时间有新套件安装、系统更新,排除正常行为后再重点关注。
三、核心原因2:日志显示“SHARING”——Synology Photos共享相册防护
日志显示“SHARING”是非常明确的场景,仅与Synology Photos的“密码保护共享相册” 相关,是针对共享内容的专项防护机制。
1. 完整触发流程:从创建相册到日志显示
要理解“SHARING”日志,需先明确其完整触发逻辑,可按以下步骤还原场景:
1. 创建带密码的共享相册:
管理员在Synology Photos中,选中一组照片/视频创建“共享相册”,并在“共享设置”中勾选“需要密码才能访问”,设置密码(如“syno2024”),生成共享链接(如“https://nas-ip/photo/s/abc123”)。
2. 共享对象访问并输错密码:
将链接分享给同事/客户后,对方打开链接,在密码输入框中多次输入错误密码(如连续5次输错“syno2023”)。
3. 自动封锁触发,日志显示“SHARING”:
当错误次数达到DSM自动封锁的阈值(默认5次,可在“控制面板→安全性→自动封锁”中调整),系统会自动封锁该访问IP,并在日志中心记录——服务名称标注为“SHARING”,明确指向“共享相册访问错误”。
2. 关键说明:仅“密码保护的共享相册”会触发
需注意,并非所有Synology Photos共享行为都会触发“SHARING”日志:
- ✅ 触发场景:共享受密码保护的相册,多次输错密码;
- ❌ 不触发场景:共享无密码的公开相册(无需密码验证,不会有错误次数)、直接分享单张照片(无相册密码环节)。
四、实操:如何查看并解读自动封锁日志?
无论日志显示AutoBlock还是SHARING,管理员都需掌握正确的日志查看方法,才能精准定位触发源。以下是详细步骤(基于DSM 7.2版本,其他版本操作逻辑一致):
步骤1:登录DSM并打开日志中心
1. 打开浏览器,输入Synology NAS的局域网IP(如192.168.1.100)或域名,输入管理员账号密码登录DSM;
2. 在DSM主菜单中,找到并点击“Log Center”(日志中心)套件——若未安装,需先在“套件中心”搜索“Log Center”并安装。
步骤2:筛选自动封锁相关日志
1. 进入Log Center后,点击左侧导航栏的“Logs”(日志)选项;
2. 点击页面顶部的“筛选”按钮(漏斗图标),设置筛选条件,精准定位自动封锁日志:
- Level(日志级别):下拉选择“Warning”(自动封锁日志均为警告级别);
- Event(事件内容):在输入框中输入“blocked via”(日志中包含该关键词,代表封锁记录);
- Time(时间范围):根据需求选择(如“过去7天”,方便排查近期记录);
3. 点击“应用”,页面会显示所有符合条件的自动封锁日志,无需在海量日志中手动查找。
步骤3:查看日志详情,定位关键信息
1. 在筛选后的日志列表中,找到服务名称为“AutoBlock”或“SHARING”的条目,点击该日志条目;
2. 在弹出的“日志详情”窗口中,重点关注3个信息:
- Host(IP地址):查看被封锁的IP,判断是否为信任IP(如内网IP、已知客户IP);
- Time(时间):记录封锁时间,结合NAS操作记录(如套件安装、共享相册创建时间)排查触发源;
- Event(事件描述):确认服务名称是否为“AutoBlock”或“SHARING”,对应到本文讲解的场景。
五、常见疑问解答:3个高频问题,消除你的顾虑
管理员在解读日志时,常会有“如何解除封锁”“是否需要处理”等疑问,以下是针对性解答:
1. 疑问:被“AutoBlock”或“SHARING”封锁的IP,怎么手动解除?
- 操作步骤:
1. 登录DSM,进入“控制面板→安全性→自动封锁”;
2. 在“已封锁的IP地址”列表中,找到被封锁的IP(可按“封锁时间”排序查找);
3. 选中该IP,点击右侧“解除封锁”按钮,在弹出的确认窗口中点击“是”;
4. 若需避免该IP再次被误封,可点击“添加到信任列表”,将其加入“信任的IP地址”,后续即使有错误操作也不会被封锁。
2. 疑问:日志频繁显示“AutoBlock”,担心NAS有安全风险,该怎么排查?
- 排查流程:
1. 先看IP来源:若为内网IP(如192.168.1.x),检查该IP对应的电脑是否安装了NAS相关套件(如DS photo、Synology Drive),尝试重启套件或重新配置账号密码;
2. 若为外网IP:查看封锁时间是否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如每天凌晨2点),可在“控制面板→防火墙”中添加该IP的拦截规则,长期观察是否仍有访问;
3. 检查套件更新:进入“套件中心→更新”,将所有第三方套件更新到最新版,部分旧版本套件可能存在权限请求异常的问题。
3. 疑问:能不能让“AutoBlock”日志显示具体服务名称?
- 答案:不能,因为“AutoBlock”的触发源本身不携带服务名称信息,这是服务设计或系统底层机制决定的,Synology暂未提供自定义日志显示的功能;
- 替代方案:若想精准定位“AutoBlock”的触发源,可在封锁发生时(通过日志时间),查看NAS的“资源监视器”(控制面板→资源监视器),观察哪些进程或套件有异常的网络请求,辅助排查。
六、实用建议:优化自动封锁配置,减少误封与安全风险
除了解读日志,管理员还可通过以下3个建议优化自动封锁功能,平衡安全性与易用性:
1. 调整封锁阈值与时长:
进入“控制面板→安全性→自动封锁”,将“触发封锁的失败尝试次数”从默认5次调整为8次(减少员工误操作导致的误封),“封锁时长”设为1小时(避免短期误封影响工作,长期攻击仍能有效拦截)。
2. 添加信任IP列表:
将内网所有员工电脑IP、常用外网IP(如管理员家用IP)加入“信任的IP地址”,这些IP即使多次输错密码也不会被封锁,减少运维成本。
3. 定期导出日志存档:
每月在Log Center中,将自动封锁日志导出为CSV文件(点击“Export”按钮),存档备用——若后续出现安全事件,可通过历史日志追溯IP访问记录,辅助排查。
七、总结:AutoBlock与SHARING是正常机制,无需恐慌
Synology自动封锁日志显示“AutoBlock”或“SHARING”,并非NAS安全功能故障,而是特定场景下的正常表现:
- “AutoBlock”是触发源无服务名称导致,多为正常操作(如套件调用、误操作);
- “SHARING”是Synology Photos共享相册的专项防护,针对密码多次错误的IP。
只要掌握日志查看方法,结合IP来源与时间排查,就能轻松解读这些记录,既不忽视真实安全风险,也不被正常机制困扰。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自动封锁日志解读速查清单?清单会提炼“AutoBlock/SHARING的症状、原因、排查步骤”,并附“解除封锁”“信任IP添加”的关键操作截图标注,方便你日常运维时快速查阅,无需反复翻看长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