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logy DSM iSCSI 连接问题排查:从症状到解决的全流程指南
在使用 Synology DSM(DiskStation Manager)搭建存储系统时,iSCSI(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实现 “将 NAS 存储空间映射为本地磁盘” 的关键服务。但不少用户会遇到Synology DSM iSCSI 连接问题,比如无法发现 iSCSI 目标、连接超时、连接成功后频繁断开等,这些故障会直接导致客户端无法访问 NAS 存储资源,影响办公或个人数据使用。本文严格依据 Synology 官方技术文档,梳理 iSCSI 连接问题的常见症状、核心原因,并提供可落地的分步排查方案,帮你高效解决 iSCSI 连接难题。
一、Synology DSM iSCSI 连接问题的常见症状识别
在开始排查前,需先明确 “iSCSI 连接问题” 的具体表现,避免与其他存储故障混淆。当你的 Synology DSM iSCSI 服务出现异常时,通常会有以下 3 类典型症状:
1. 无法发现 iSCSI 目标
- 客户端(如 Windows、Linux 电脑)打开 iSCSI 发起程序后,输入 NAS 的 IP 地址,点击 “发现” 时提示 “未找到任何 iSCSI 目标”“目标不可达”;
- 部分场景下,客户端能搜索到 NAS 设备,但无法识别到已创建的 iSCSI 目标(即目标列表为空);
- 同一网络下其他设备可发现目标,仅特定客户端无法发现,排除 NAS 端配置问题,聚焦客户端故障。
2. 发现目标但连接超时 / 失败
- 客户端成功发现 iSCSI 目标后,点击 “连接” 时,进度条卡在某一百分比(如 50%、80%),最终提示 “连接超时”“连接被拒绝”;
- 弹出错误代码,如 “0x80070035”(Windows 系统)、“iscsiadm: Could not login to [iface: default, target: xxx, portal: x.x.x.x,3260]”(Linux 系统);
- 多次尝试连接均失败,且 NAS 端未显示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记录。
3. 连接成功后频繁断开
- 客户端能正常连接 iSCSI 目标,初期可访问映射的磁盘,但使用过程中突然提示 “磁盘已断开连接”“iSCSI 会话终止”;
- 断开无规律,可能在传输大文件时触发,也可能在空闲状态下自动断开;
- 重新连接后可短暂恢复,但很快再次断开,形成 “连接 - 断开” 循环。
若你的 Synology DSM iSCSI 服务出现上述任意一种症状,即可按后续步骤逐步排查故障原因。
二、Synology DSM iSCSI 连接问题的核心原因诊断
iSCSI 连接依赖 “NAS 服务配置 - 网络传输 - 客户端设置” 三方协同,任一环节异常都会导致故障。结合 Synology 官方文档,核心原因可归纳为 4 大类:
故障类别 | 具体原因 | 影响症状 |
1. NAS 服务配置 | - iSCSI 服务未启用;- iSCSI 目标未创建或状态为 “禁用”;- LUN 未与目标正确映射;- CHAP 认证配置错误(如密码不匹配、未启用) | 无法发现目标、连接失败 |
2. 网络连接问题 | - NAS 与客户端物理网络断开(如网线松动、交换机故障);- IP 地址冲突或子网不匹配;- 防火墙拦截 iSCSI 端口(默认 3260);- 网络带宽不足或丢包率高 | 无法发现目标、连接超时、频繁断开 |
3. 客户端配置 | - iSCSI 发起程序未启用;- 客户端 IP 与 NAS 不在同一网段;- CHAP 认证信息输入错误;- 客户端系统与 DSM 版本不兼容 | 无法发现目标、连接失败 |
4. 硬件 / 系统兼容 | - NAS 固件版本过低(存在 iSCSI 服务漏洞);- NAS 硬盘健康状态异常(如坏道、离线);- 客户端磁盘驱动程序过时 | 频繁断开、连接不稳定 |
明确故障类别后,可按 “从基础到复杂” 的顺序开展排查,优先解决网络和基础配置问题,再处理高级设置和兼容性问题。
三、Synology DSM iSCSI 连接问题的分步排查与解决步骤
步骤 1:检查 NAS 端 iSCSI 服务与目标配置(核心基础项)
iSCSI 服务未正确启用或目标配置错误,是最常见的故障根源,需按以下路径逐一验证:
- 登录 Synology DSM 并进入 iSCSI 设置界面
- 在主界面点击「存储管理器」图标,进入存储管理页面;
- 左侧菜单栏选择「iSCSI」,展开后点击「iSCSI 目标」,进入目标配置列表。
- 验证 iSCSI 服务是否启用
- 在「iSCSI 目标」页面顶部,查看 “iSCSI 服务” 状态:若显示 “已禁用”,点击右侧「启用」按钮,等待服务启动(启动后状态变为 “已启用”);
- 注意:部分旧版 DSM 需在「控制面板」-「服务」中手动启用 iSCSI 服务,若找不到 “iSCSI 目标” 页面,可先检查服务是否开启。
- 检查 iSCSI 目标状态与配置
- 在「iSCSI 目标」列表中,确认目标名称(如 “iqn.2000-01.com.synology:nas.iscsi01”)对应的 “状态” 为 “已启用”:若为 “已禁用”,右键点击目标,选择「启用」;
- 点击目标名称进入「编辑」界面,检查 “目标设置”:确保 “目标别名” 无特殊字符(建议用字母 + 数字),“CHAP 认证” 若需启用,需记录 “用户名” 和 “密码”(后续客户端配置需匹配),若无需认证则选择 “禁用 CHAP”;
- 切换到「LUN 映射」标签页,确认至少有 1 个 LUN 已映射到该目标:若显示 “无映射 LUN”,点击「添加」,选择已创建的 LUN(需提前在「存储池」中创建 LUN),完成映射后点击「应用」保存。
- 验证 LUN 状态
- 左侧菜单栏选择「LUN」,查看已映射的 LUN “状态” 是否为 “正常”:若显示 “离线”“损坏”,需先修复 LUN(如检查存储池健康状态、更换故障硬盘),再重新尝试 iSCSI 连接。
步骤 2:排查网络连接与端口互通性(关键传输项)
网络是 iSCSI 数据传输的载体,网络不通或端口被拦截,会直接导致连接失败。排查步骤如下:
- 检查物理网络连接
- 确认 NAS 与交换机、客户端与交换机的网线均插紧(网线接头指示灯正常闪烁);
- 尝试更换网线(排除网线损坏)、更换交换机端口(排除端口故障),若为无线连接,建议暂时改用有线连接(无线稳定性差易导致断开)。
- 验证 IP 地址与子网兼容性
- 在客户端电脑上,按「Win+R」输入 “cmd” 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 “ipconfig”(Windows)或 “ifconfig”(Linux),查看客户端 IP:需确保客户端 IP 与 NAS 在同一网段(如 192.168.1.102),子网掩码一致;
- 若 IP 地址冲突(如多设备使用同一 IP),在 NAS 端修改 IP(「网络界面」-「编辑」-「手动设置 IP」),或在客户端调整 IP,避免冲突。
- 测试 iSCSI 端口(3260)是否通畅
- 客户端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 “telnet [NAS_IP] 3260”(如 “telnet 192.168.1.101 3260”):
- 若提示 “连接失败”“无法打开连接”,需排查防火墙设置。
- NAS 端:进入「控制面板」-「安全」-「防火墙」,查看是否有 “阻止 3260 端口” 的规则,若有则删除或添加 “允许 3260 端口” 的规则(协议选择 TCP);
- 客户端:Windows 系统进入「控制面板」-「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高级设置」,添加 “入站规则” 和 “出站规则”,允许 TCP 3260 端口;Linux 系统输入 “sudo ufw allow 3260/tcp” 开放端口。
- 检测网络丢包率
- 客户端命令提示符输入 “ping [NAS_IP] -t”(Windows)或 “ping [NAS_IP] -c 100”(Linux),持续 ping 1-2 分钟;
- 若丢包率超过 1%(如 100 个包丢 3 个以上),说明网络不稳定,需检查交换机、路由器是否过载,或减少同一网络下的设备数量,避免带宽抢占。
步骤 3:验证客户端 iSCSI 发起程序配置(终端适配项)
客户端配置错误会导致 “能发现目标但无法连接”,需按系统类型分别排查:
(1)Windows 客户端配置排查
- 打开「iSCSI 发起程序」:按「Win+R」输入 “iscsicpl”,回车打开;
- 「发现」标签页:点击「发现门户」,输入 NAS 的 IP 地址(如 192.168.1.101),端口默认 3260,点击「确定」;
- 若提示 “已成功添加门户”,说明能发现目标;若提示 “无法添加”,回到步骤 2 检查网络和端口;
- 「目标」标签页:在 “已发现的目标” 列表中,选中 Synology 的 iSCSI 目标,点击「连接」;
- 连接设置验证:
- 若 NAS 端启用了 CHAP 认证,勾选 “启用 CHAP 登录”,输入 NAS 端设置的 “用户名” 和 “密码”(注意区分大小写,不可有误);
- 验证连接状态:若 “目标状态” 变为 “已连接”,说明配置正确;若仍失败,检查 CHAP 信息是否匹配,或重启客户端后重试。
(2)Linux 客户端配置排查(以 CentOS 为例)
- 安装 iSCSI 发起程序:输入 “sudo yum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CentOS)或 “sudo apt install open-iscsi”(Ubuntu);
- 发现 iSCSI 目标:输入 “sudo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NAS_IP]”(如 “sudo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92.168.1.101”);
- 连接目标:输入 “sudo iscsiadm -m node -l” 查看目标列表,再输入 “sudo iscsiadm -m node -T [目标名称] -l”(如 “sudo iscsiadm -m node -T iqn.2000-01.com.synology:nas.iscsi01 -l”);
- 若启用 CHAP,需先编辑 “/etc/iscsi/iscsid.conf”,添加 “node.session.auth.authmethod=CHAP”“node.session.auth.username=[NAS_CHAP 用户名]”“node.session.auth.password=[NAS_CHAP 密码]”,保存后再执行连接命令;
- 验证连接:输入 “sudo iscsiadm -m session”,若显示目标信息,说明连接成功。
步骤 4:排查硬件与系统兼容性(稳定保障项)
若上述步骤均正常,但 iSCSI 仍频繁断开,需排查硬件和系统兼容性:
- 更新 Synology DSM 固件
- NAS 端进入「控制面板」-「更新和还原」-「DSM 更新」,点击「检查更新」,若有新版本,按提示下载并安装(更新过程中 NAS 不可断电);
- 旧版 DSM 可能存在 iSCSI 服务漏洞,更新后可修复稳定性问题。
- 检查 NAS 硬盘健康状态
- 进入「存储管理器」-「硬盘」,查看每块硬盘的 “健康状态”:若显示 “警告”“错误”,点击「详情」查看故障原因,需及时更换故障硬盘,避免影响 LUN 稳定性;
- 可点击「运行磁盘检查」,对硬盘进行全面检测,排除潜在坏道问题。
- 更新客户端驱动与系统
- Windows 客户端:进入「设备管理器」-「磁盘驱动器」,找到 iSCSI 映射的磁盘,右键点击「更新驱动程序」,选择 “自动搜索驱动程序”;同时通过「设置」-「更新和安全」安装系统更新;
- Linux 客户端:输入 “sudo yum update”(CentOS)或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Ubuntu),更新系统内核和驱动,提升兼容性。
四、Synology DSM iSCSI 连接问题的常见疑问解答(FAQ)
Q1:iSCSI 连接成功后,传输大文件时突然断开,怎么解决?
答:该问题多因网络带宽不足或 NAS 性能过载导致。解决方法:
- 检查网络:用 “iperf” 工具测试 NAS 与客户端的网络带宽(如 “iperf -c [NAS_IP] -t 60”),若带宽低于 100Mbps(千兆网络环境),需排查网线(确保为六类及以上)、交换机(需千兆交换机);
- 降低 NAS 负载:关闭 NAS 上非必要的服务(如 Docker、下载工具),避免 CPU、内存占用过高;
- 调整 iSCSI 参数:NAS 端进入「iSCSI 目标」-「编辑」-「高级设置」,勾选 “启用大型发送卸载(LSO)”,提升大文件传输稳定性。
Q2:多台客户端连接同一 iSCSI 目标时,部分客户端连接失败,为什么?
答:可能是 “iSCSI 目标并发连接数限制” 或 “CHAP 认证冲突” 导致。
- 检查并发连接数:Synology DSM 默认允许多个客户端连接同一 iSCSI 目标,但需确保目标未设置 “连接数限制”:进入「iSCSI 目标」-「编辑」-「高级设置」,确认 “最大并发连接数” 设为 “无限制” 或大于实际客户端数量;
- 排查 CHAP 认证:若启用 CHAP,需确保所有客户端使用相同的 CHAP 用户名和密码(NAS 端仅支持一套 CHAP 信息 per 目标),若某台客户端输入错误,会导致自身连接失败,不影响其他客户端。
Q3:重启 NAS 后,iSCSI 目标消失,需要重新创建,怎么避免?
答:该问题多因 “iSCSI 目标未保存配置” 或 “存储池损坏” 导致。
- 确认配置保存:创建 iSCSI 目标和 LUN 后,需点击「应用」按钮(界面底部),确保配置写入 NAS;若未点击「应用」,重启后配置会丢失;
- 检查存储池:进入「存储管理器」-「存储池」,若存储池状态为 “降级”“崩溃”,需先修复存储池(如更换故障硬盘、恢复数据),再重新创建 iSCSI 目标,避免配置依赖损坏的存储池。
五、总结:高效解决 Synology DSM iSCSI 连接问题的关键原则
解决 Synology DSM iSCSI 连接问题,需遵循 “先基础后高级、先 NAS 后客户端、先网络后配置” 的原则:
- 优先排查 iSCSI 服务是否启用、目标是否正常、网络是否通畅(这三类基础问题占故障总量的 80%);
- 遇到认证失败,重点核对 CHAP 信息(用户名 / 密码区分大小写,不可遗漏);
- 频繁断开问题,需兼顾网络稳定性(丢包率、带宽)和硬件健康状态(硬盘、固件);
- 操作过程中,及时保存配置、记录错误代码(如 Windows 的 0x80070035),便于后续精准排查。
通过本文的步骤,你可逐步定位并解决绝大多数 Synology DSM iSCSI 连接问题,若排查后仍无法解决,可参考 Synology 官方文档的 “高级故障排除” 章节,或联系 Synology 技术支持(提供 NAS 型号、DSM 版本、错误截图)获取进一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