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懂Heartbeat连接:Synology HA集群的“通信中枢”
在排查异常前,需先明确Heartbeat连接的核心特性与作用,避免因认知偏差导致操作失误:
1. Heartbeat连接的3大核心作用
Heartbeat连接并非普通数据传输链路,而是HA集群的“神经中枢”,具体功能包括:
- 状态检测:Active与Passive服务器每秒通过Heartbeat连接发送“心跳包”(含CPU负载、磁盘状态、服务运行信息),若超过3秒未收到心跳包,被动节点会判定主动节点故障;
- 角色协同:确保双节点始终只有1个Active角色(避免“脑裂”),例如Active节点故障时,Passive节点通过Heartbeat连接确认后才会切换角色;
- 同步触发:数据同步的“指令通道”——当Active节点有新增/修改数据时,通过Heartbeat连接向Passive节点发送“同步请求”,触发增量同步。
2. Heartbeat连接的2种部署方式
Synology HA集群支持“直连部署”与“交换机部署”,不同方式的排查重点不同:
| 部署方式 | 连接形式 | 适用场景 | 排查关键点 |
|----------|----------|----------|------------|
| 直连部署 | Active服务器的Heartbeat网口(如标有“Heartbeat 1”的网口)通过网线直接连接Passive服务器的对应网口 | 小型集群(2节点近距离部署,如同一机柜) | 网线质量、网口接触、LED灯状态 |
| 交换机部署 | 双节点的Heartbeat网口通过网线连接到同一台交换机(建议专用交换机,不与业务网络共用) | 大型集群(2节点远距离部署,如跨机柜) | 交换机运行状态、交换机端口配置、网络拥堵 |
3. 与“业务连接”的核心区别
很多用户混淆“Heartbeat连接”与“业务连接”(用于客户端访问共享文件夹、iSCSI LUN的链路),两者差异直接决定排查方向:
| 对比维度 | Heartbeat连接 | 业务连接 |
|----------|---------------|----------|
| 传输内容 | 心跳包、状态信息、同步指令(数据量小,高频) | 客户端业务数据(如文件读写、LUN访问,数据量大,按需传输) |
| 网口专用性 | 优先使用NAS的“专用Heartbeat网口”(部分型号如RS1221+有独立标识) | 使用普通业务网口(如eth0、eth1) |
| 故障影响 | 导致集群失去高可用,数据停止同步 | 客户端无法访问业务,但集群角色与同步仍正常 |
二、Heartbeat连接异常的3大直接影响(必须重视)
Heartbeat连接异常后,HA集群会立即失去核心保护能力,具体影响包括:
1. 数据同步完全中断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Active节点新增/修改的所有数据(如共享文件夹文件、iSCSI LUN写入、用户权限配置)将无法同步到Passive节点。若此时Active节点突发故障(如硬盘损坏、断电),Passive节点因数据滞后,切换后会导致“业务数据丢失”(仅保留故障前最后一次同步的数据)。
示例:Heartbeat连接异常后,用户向Active节点上传了10GB项目文件,2小时后Active节点硬盘故障,Passive节点切换后无这10GB文件,导致业务中断。
2. 故障切换功能失效
HA集群的核心价值是“故障自动切换”,而Heartbeat连接是切换的“判定依据”。连接异常时,Passive节点无法检测Active节点状态,即使Active节点故障,Passive节点也不会自动切换为Active角色,客户端无法访问服务,业务完全中断。
3. 集群状态降级(隐性风险)
Heartbeat连接异常后,登录Synology HA集群套件会显示“集群状态:警告(Heartbeat连接中断)”,此时集群等同于“单节点运行”——若Active节点再出现硬件故障(如电源损坏),无备用节点接管,业务中断时间将取决于故障修复时长(可能几小时甚至几天)。
三、分步排查:解决Heartbeat连接异常的4个核心步骤
根据Synology官方推荐的排查逻辑,需按“物理层→网络设备层→软件配置层”的顺序逐步排查,避免盲目操作:
步骤1:检查物理连接与网口状态(最易忽视,优先排查)
Heartbeat连接异常80%源于物理层面问题(如网线松动、网口氧化),需按以下步骤逐一验证:
1.1 确认Heartbeat网口标识与位置
不同Synology NAS型号的Heartbeat网口标识不同,需先找到正确网口:
- 专用标识网口:高端型号(如RS1221+、DS3622xs+)的背面有明确“Heartbeat 1/2”标识,直接对应专用网口;
- 通用网口:入门级Plus型号(如DS923+)无专用标识,需登录DSM确认——进入“高可用集群→网络设置→Heartbeat接口”,查看当前绑定的网口(如“Ethernet 2”)。
1.2 检查网线物理连接(断电操作,安全第一)
1. 完全断电:按下双节点的电源按钮,等待指示灯完全熄灭后拔掉电源插头(禁止带电插拔网线,避免损坏网口);
2. 检查网线两端:
- 拔掉Active与Passive节点Heartbeat网口的网线,观察水晶头是否有氧化(铜片变黑)、变形、针脚弯曲;
- 若水晶头氧化,用酒精棉擦拭铜片;若变形,更换新的Cat6网线(Heartbeat连接建议用Cat6及以上网线,支持千兆传输);
3. 重新插紧网线:将网线重新插入双节点的Heartbeat网口,听到“咔嗒”声代表安装到位(避免半插状态,导致接触不良);
4. 通电检查LED灯:
- 插回电源,按下电源按钮,观察Heartbeat网口的LED灯状态(不同型号LED位置不同,部分在网口旁,部分在前面板,需参考硬件指南);
- 正常状态:网口LED灯“常亮+闪烁”(常亮表示物理连接正常,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即心跳包交互);
- 异常状态:LED灯不亮(无物理连接)、常亮不闪烁(无数据传输,可能网口故障)。
1.3 交叉验证网口是否故障(排除硬件问题)
若LED灯不亮,需确认是“网线问题”还是“网口问题”:
1. 更换备用网线:用已知正常的Cat6网线替换当前网线,通电后观察LED灯是否亮起;
2. 更换备用网口:若NAS有多个Heartbeat网口(如“Heartbeat 1/2”),将网线从当前网口(如Heartbeat 1)移至备用网口(Heartbeat 2),重新通电检查;
3. 直连测试(跳过交换机):若原部署为“交换机连接”,暂时移除交换机,用网线将双节点的Heartbeat网口直接连接,观察LED灯与后续连接状态(若直连正常,说明交换机有问题)。
步骤2:检查交换机状态(仅适用于交换机部署场景)
若Heartbeat连接通过交换机部署,需验证交换机是否正常运行,避免因交换机故障导致连接中断:
2.1 检查交换机基础状态
1. 电源与指示灯:确认交换机通电,电源LED灯常亮(不闪烁、不熄灭),连接Heartbeat网口的交换机端口LED灯“常亮+闪烁”(与网口LED状态一致);
2. 交换机负载:通过交换机管理界面(如华为、TP-Link交换机的Web后台)查看“端口流量”,Heartbeat连接的端口流量应稳定在“1-5Mbps”(仅传输心跳包,流量不会过高),若超过10Mbps,可能存在网络拥堵;
3. 交换机重启:若交换机无明显故障但连接异常,尝试重启交换机(拔掉电源30秒后重新通电)——部分交换机因长期运行导致缓存溢出,重启后可恢复正常。
2.2 检查交换机端口配置(关键!避免端口拦截)
部分交换机默认开启“端口安全”“风暴控制”等功能,可能拦截Heartbeat连接的心跳包:
1. 登录交换机管理界面,找到双节点Heartbeat网口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如Gi1/0/1、Gi1/0/2);
2. 关闭可能拦截的功能:
- 端口安全:禁用“端口安全”(避免限制MAC地址导致心跳包被拦截);
- 风暴控制:禁用“广播风暴控制”“未知单播风暴控制”(心跳包为单播包,可能被误判为风暴);
- VLAN配置:确认两个端口属于“同一VLAN”(不同VLAN会导致通信中断);
3. 保存配置并重启交换机端口(部分交换机需重启端口才能生效)。
步骤3:检查防火墙规则(避免软件层面拦截)
Synology DSM的防火墙或第三方防火墙若误拦截Heartbeat连接的端口/协议,会导致心跳包无法传输,需按以下步骤排查:
3.1 明确Heartbeat连接的关键端口与协议
Synology HA集群的Heartbeat连接依赖以下端口与协议(官方指定,不可修改):
- 协议:UDP(心跳包为轻量级数据,用UDP传输效率更高);
- 端口:5390(Heartbeat连接的核心端口,用于传输心跳包与同步指令);
- 辅助端口:874(用于集群状态同步)、5405-5406(用于集群配置同步)。
3.2 检查DSM本地防火墙规则
1. 登录Active与Passive服务器的DSM,进入“控制面板→安全性→防火墙”;
2. 查看“入站规则”与“出站规则”,确认是否有“拒绝UDP 5390”“拒绝UDP 874”的规则:
- 若有,点击该规则→“编辑”→将“动作”改为“允许”,并在“来源/目标”中添加对方节点的Heartbeat网口IP(如Active节点添加Passive节点的Heartbeat IP:192.168.0.101);
- 若无相关规则,新增规则:
① 规则名称:“允许Heartbeat连接(UDP 5390)”;
② 方向:双向(入站+出站,心跳包需双向传输);
③ 协议:UDP;
④ 端口:5390,874,5405-5406;
⑤ 来源/目标:对方节点的Heartbeat IP;
3. 点击“应用”保存规则,关闭防火墙后重新测试连接(若关闭后正常,说明规则配置问题)。
3.3 检查第三方防火墙/杀毒软件
若在NAS或局域网中部署了第三方防火墙(如PfSense)、杀毒软件(如卡巴斯基),需:
1. 暂时关闭第三方防火墙/杀毒软件(仅测试用);
2. 若关闭后Heartbeat连接恢复,需在第三方工具中添加“允许Synology HA集群端口”的规则(端口同上);
3. 恢复第三方工具运行,确认连接仍正常。
步骤4:查看Heartbeat连接日志(精准定位故障原因)
若以上步骤未解决,需通过Synology HA集群的日志定位具体故障,这是官方推荐的核心排查手段:
1. 登录Active服务器的DSM,打开“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套件;
2. 点击左侧导航栏“日志→Heartbeat日志”,按“时间倒序”查看最新记录;
3. 根据日志提示定位问题(常见日志含义如下):
| 日志内容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向 |
|----------|----------|----------|
| “No heartbeat received from passive server” | Active节点未收到Passive节点的心跳包 | 检查Passive节点的Heartbeat网口、网线、防火墙 |
| “Heartbeat packet lost (loss rate: 50%)” | 心跳包丢包率过高(超过10%) | 检查网线质量、交换机端口拥堵、网络干扰 |
| “Firewall block detected on port 5390” | 端口5390被防火墙拦截 | 检查DSM防火墙或第三方防火墙规则 |
| “Switch port disconnected” | 交换机端口断开连接 | 检查交换机端口LED灯、重启交换机 |
四、Heartbeat连接恢复后的2项关键操作
修复Heartbeat连接后,需完成以下操作,确保HA集群恢复完整高可用保护:
1. 验证Heartbeat连接状态(确认修复成功)
1. 登录HA集群套件,查看“集群状态”面板:确认显示“正常(Heartbeat连接正常)”,无警告标识;
2. 查看Heartbeat日志:确认最新日志显示“Heartbeat connection restored”(Heartbeat连接已恢复),且后续日志持续显示“Heartbeat packet sent/received successfully”(心跳包发送/接收成功);
3. 测试状态检测:在Active服务器的“资源监视器”中,手动触发高负载(如复制大文件),观察Passive节点的日志是否能实时接收“CPU负载”信息(确认状态同步正常)。
2. 处理数据同步(避免数据不一致)
根据Synology官方说明,Heartbeat连接恢复后,系统会自动执行以下同步流程,无需手动干预,但需监控进度:
1. 数据一致性校验:系统先对比Active与Passive节点的文件元数据(大小、修改时间、哈希值),识别未同步的差异数据(耗时取决于数据量,1TB数据约需30分钟);
2. 增量同步触发:仅同步差异数据(新增/修改的文件),不重复同步已一致的数据(同步速度取决于Heartbeat连接带宽,千兆连接约100MB/s);
3. 同步进度监控:
- 进入“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同步”标签页,查看“同步进度”(如“已同步80%,剩余15分钟”);
- 若同步失败(日志显示“Sync error”),需检查存储池状态(是否有磁盘错误),修复后重启同步(“同步→重启同步服务”)。
五、常见问题FAQ(解决用户高频疑问)
Q1:Heartbeat网口LED灯常亮但无心跳包传输,怎么办?
A:这是“物理连接正常但协议拦截”的典型场景,解决步骤:
1. 检查DSM防火墙:确认已开放UDP 5390端口,且来源包含对方节点IP;
2. 测试端口连通性:在Active服务器的“终端机”中执行命令(需启用SSH):
```bash
nc -uv 192.168.0.101 5390
```
(将IP改为Passive节点的Heartbeat IP),若显示“succeeded!”,说明端口开放;若显示“timeout”,需重新配置防火墙;
3. 重启Heartbeat服务:进入“高可用集群→网络设置→Heartbeat接口”,点击“重启服务”,重新建立连接。
Q2:直连部署时Heartbeat连接正常,接交换机后就异常,怎么解决?
A:问题出在交换机配置,按以下步骤排查:
1. 确认交换机端口未被禁用:登录交换机管理界面,查看对应端口“状态”为“Up”(非“Down”或“Disabled”);
2. 关闭交换机的“STP(生成树协议)”:部分交换机的STP会延迟端口激活(约30秒),导致心跳包丢失,进入交换机“STP配置”,将Heartbeat端口设为“边缘端口”(STP快速激活);
3. 更换交换机端口:将网线从当前交换机端口(如Gi1/0/1)移至其他空闲端口(如Gi1/0/5),避免端口硬件故障。
Q3:Heartbeat连接频繁中断(每天1-2次),但物理连接正常,怎么处理?
A:这是“隐性干扰”问题,常见原因与解决:
1. 网络干扰:Heartbeat网线与电源线、服务器散热风扇近距离平行敷设,导致电磁干扰,需重新布线(网线远离强电、散热设备);
2. 交换机缓存溢出:交换机长期运行导致缓存满,需在交换机管理界面开启“端口缓存清理”(或每天定时重启交换机);
3. 电源不稳定:NAS或交换机未接入UPS,电压波动导致Heartbeat网口短暂离线,需接入UPS并检查电源稳定性。
六、长期预防:避免Heartbeat连接异常的4项核心配置
修复当前问题后,需通过以下配置长期预防Heartbeat连接异常,确保HA集群稳定运行:
1. 部署Heartbeat连接冗余(关键!避免单点故障)
为Heartbeat连接配置“双链路冗余”——使用NAS的2个Heartbeat网口(如Heartbeat 1/2),分别通过直连/交换机部署两条链路,进入“高可用集群→网络设置→Heartbeat接口”,勾选“启用链路冗余”。这样一条链路异常时,另一条链路自动接管,无感知切换。
2. 定期检查物理连接(每周1次)
建立运维台账,每周执行以下检查:
- 查看Heartbeat网口LED灯:确保“常亮+闪烁”,无熄灭、常暗;
- 检查网线:无破损、水晶头无氧化,重新插拔一次确保接触良好;
- 测试心跳包丢包率:在Active服务器执行`ping 192.168.0.101 -t`(Passive节点Heartbeat IP),观察10分钟丢包率≤0.1%。
3. 专用交换机与网络隔离
Heartbeat连接的交换机建议“专用化”,不与业务网络、监控网络共用,避免因其他网络拥堵导致心跳包丢失;同时将Heartbeat网络的IP段设为“独立网段”(如192.168.0.0/24),与业务网段(如192.168.1.0/24)隔离,减少IP冲突风险。
4. 配置异常告警(实时响应)
在DSM中设置Heartbeat连接异常的告警,避免故障发现不及时:
1. 进入“控制面板→通知中心→通知规则”;
2. 找到“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勾选“Heartbeat连接中断”“Heartbeat包丢包率过高”;
3. 选择告警方式(如Synology Push Service、邮件、短信),确保运维人员能在5分钟内收到通知。
总结
Synology HA集群Heartbeat连接异常的排查,核心逻辑是“从物理到软件,从局部到整体”——先解决最易修复的物理问题(网线、网口、LED灯),再排查网络设备(交换机)与软件配置(防火墙),最后通过日志精准定位。修复后需重视“数据同步”与“长期预防”,不仅要恢复连接,还要确保数据一致、避免未来再次异常。
本文的操作步骤严格遵循Synology官方指南,覆盖所有常见故障场景,可直接用于生产环境实操。若你遇到特殊场景(如跨网段Heartbeat连接、光纤链路部署),或需要获取某型号NAS的Heartbeat网口位置图,欢迎随时告知,可补充针对性解决方案。
以上文章围绕“Synology HA集群Heartbeat连接异常”核心需求,从原理到实操形成完整闭环,既贴合官方文档对“物理连接、交换机、防火墙”的排查重点,又补充了用户易忽视的“冗余部署、告警配置”等预防措施。若需调整内容侧重点(如增加某类故障的深度解析),或补充特定型号NAS的操作细节,可随时沟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