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logy NAS 无法切换RAID 1与SHR?从限制解析到替代方案的完整指南
在使用Synology NAS管理存储时,不少用户会因“容量扩展需求”或“数据冗余策略调整”,希望在RAID 1与SHR(Synology Hybrid RAID)之间切换,却发现系统提示无法操作——这并非操作失误,而是Synology对RAID类型转换有严格的技术限制。本文基于Synology官方技术文档,先拆解“无法切换”的核心原因,再提供“删除旧存储池+创建新存储池”的唯一替代方案(分DSM 7.0/6.2版本详细说明),同时覆盖数据备份、空间估算等关键步骤,帮你安全实现RAID类型转换。
一、核心原因:RAID类型转换有严格限制,RAID 1与SHR不在互转列表
Synology NAS的RAID类型转换并非“自由切换”,而是遵循“低复杂度向高复杂度、同架构内升级”的原则——RAID 1与SHR属于不同架构的RAID类型,不在官方支持的互相转换范围内。通过以下表格可清晰看到各RAID类型的转换限制:
| 当前RAID类型 | 支持的转换目标类型 | 不支持的转换类型(含原因) |
|--------------|--------------------|----------------------------|
| Basic(单盘) | RAID 1、RAID 5 | SHR、RAID 6(架构差异大,需重新配置硬盘) |
| RAID 1(双盘镜像) | RAID 5(需新增硬盘扩展) | SHR、Basic、RAID 0(SHR为混合架构,与RAID 1底层逻辑不同) |
| RAID 5(多盘分布式奇偶校验) | RAID 6(需新增硬盘,增加奇偶校验盘) | SHR、RAID 1、Basic(降级转换会导致数据风险,官方禁止) |
| SHR-1(单奇偶校验混合RAID) | SHR-2(需新增硬盘,增加第二块奇偶校验盘) | RAID 1、RAID 5、Basic(SHR支持不同容量硬盘,与传统RAID架构不兼容) |
| SHR-2(双奇偶校验混合RAID) | 无(已为SHR最高等级) | 所有其他RAID类型(无法降级或跨架构转换) |
从表格可见:
- RAID 1属于“传统对称RAID”,需硬盘容量一致,仅支持镜像冗余;
- SHR属于“混合RAID”,支持不同容量硬盘,灵活分配空间,两者底层数据分布逻辑完全不同;
- 官方仅允许“同架构内升级”(如RAID 1→RAID 5、SHR-1→SHR-2),不支持“跨架构互转”,因此RAID 1与SHR无法直接切换。
二、唯一替代方案:通过“删除旧存储池+创建新存储池”实现RAID类型切换
既然无法直接转换,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彻底删除旧存储池(含RAID配置)→创建新存储池并选择目标RAID类型(SHR或RAID 1)”。但此操作会删除所有数据,必须先备份数据,否则会导致不可逆的丢失。
前提准备:备份旧存储池中的所有数据(关键步骤,不可省略)
在删除存储池前,需通过Synology官方工具备份数据,推荐使用「Hyper Backup」(兼容性强,支持多目标备份),步骤如下:
1. 安装并打开Hyper Backup
- 登录DSM管理界面,进入「套件中心」,搜索“Hyper Backup”并安装(若已安装,直接打开);
- 点击主界面左上角「+」号,选择「数据备份任务」。
2. 配置备份目标与内容
- 选择备份目标:推荐“外接硬盘”(即插即用,操作简单)或“另一台Synology NAS”(网络备份,适合大量数据);
- 若选外接硬盘:将硬盘连接NAS的USB接口,在Hyper Backup中选择「外接存储」→选中目标硬盘;
- 若选另一台NAS:选择「Synology NAS」→输入目标NAS的IP、管理员账号密码;
- 选择备份内容:勾选“旧存储池对应的共享文件夹”(如“工作文档”“家庭照片”),确保所有重要数据都被选中;
- 启用“增量备份”:在「备份设置」中勾选「增量备份」,仅备份新增/修改数据,节省空间和时间。
3. 开始备份并验证
- 点击「应用」,Hyper Backup会自动开始首次全量备份(耗时根据数据量而定,1TB数据约需1-2小时);
- 备份完成后,进入目标备份位置(如外接硬盘),确认文件夹结构和关键文件存在,确保备份有效。
步骤1:删除旧存储池(分DSM 7.0与DSM 6.2版本)
删除存储池会清除所有数据和RAID配置,操作前需再次确认数据已备份,且NAS处于低负载状态(避免服务中断影响业务)。
版本1:DSM 7.0及以上版本删除存储池
1. 进入存储管理器
- 登录DSM,点击桌面左侧「存储管理器」(若图标被折叠,在「所有应用」中查找);
- 切换到「存储」标签页(DSM 7.0将“存储池”和“卷”整合在「存储」模块下)。
2. 选择并删除旧存储池
- 在「存储」列表中,找到需要删除的旧存储池(如“存储池1(RAID 1)”),点击右侧「...」(更多选项);
-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删除」,系统会弹出警告窗口,提示“删除后所有数据和服务将被移除”;
- 仔细阅读警告内容,确认已备份数据后,勾选「我已了解此操作的后果...」,点击「删除」;
- 等待删除完成(约1-5分钟,取决于存储池大小),期间NAS会暂时停止相关服务(如文件共享、Cloud Sync),删除后服务自动恢复。
版本2:DSM 6.2版本删除存储池
1. 进入存储管理器的“存储池”模块
- 登录DSM 6.2,打开「存储管理器」,直接点击顶部「存储池」标签页;
- 列表中会显示所有已创建的存储池,找到目标存储池(如“存储池1”)。
2. 执行删除操作
- 选中目标存储池,点击页面上方「操作」按钮,选择「删除」;
- 弹出警告窗口,提示“存储池上的所有卷和数据将被删除”,确认备份后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点击「确定」;
- 等待删除完成,期间不要断电或重启NAS,避免存储池损坏。
步骤2:创建新存储池并选择目标RAID类型(SHR或RAID 1)
删除旧存储池后,即可创建新存储池,并选择需要的RAID类型(如原RAID 1想转SHR,新存储池选SHR;原SHR想转RAID 1,新存储池选RAID 1)。同样分版本说明:
版本1:DSM 7.0及以上版本创建新存储池
1. 发起创建存储池任务
- 在「存储管理器→存储」页面,点击右上角「创建」按钮,选择「创建存储池」;
- 系统会提示“选择创建方式”,选择「手动创建」(自定义RAID类型,避免系统自动推荐不符合需求的类型)。
2. 选择硬盘与RAID类型
- 勾选用于创建存储池的硬盘(如创建RAID 1需2块容量一致的硬盘;创建SHR可选2块及以上不同容量硬盘);
- 点击「下一步」,在「RAID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目标类型:
- 若要切换为RAID 1:选择「RAID 1」,系统会提示“需2块硬盘,容量以较小硬盘为准”;
- 若要切换为SHR:选择「SHR(Synology Hybrid RAID)」,系统会显示“支持不同容量硬盘,可灵活扩展”;
- 确认RAID类型后,点击「下一步」。
3. 配置存储池参数并完成创建
- 设置存储池名称(如“存储池2(SHR)”,便于区分);
- (可选)启用“SSD缓存”(若有SSD硬盘,可配置缓存提升读写速度,新手可跳过);
- 点击「应用」,系统会显示配置摘要,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开始创建存储池(约5-10分钟,取决于硬盘数量);
- 创建完成后,在「存储」列表中可看到新存储池及对应的RAID类型。
版本2:DSM 6.2版本创建新存储池
1. 进入存储池创建向导
- 打开「存储管理器→存储池」,点击顶部「创建」按钮,选择「存储池」;
- 选择「手动创建」,点击「下一步」。
2. 选择硬盘与RAID类型
- 勾选目标硬盘,点击「下一步」;
- 在RAID类型列表中选择「RAID 1」或「SHR」,点击「下一步」(DSM 6.2中SHR选项标注为“Synology Hybrid RAID”)。
3. 确认配置并创建
- 输入存储池名称,确认硬盘和RAID类型无误后,点击「应用」;
- 系统提示“将初始化硬盘”,确认后开始创建,完成后在「存储池」列表中查看新存储池。
步骤3:恢复数据到新存储池
新存储池创建完成后,需将之前备份的数据恢复回来,确保业务正常运行:
1. 打开Hyper Backup恢复任务
- 打开Hyper Backup,点击左侧「恢复」标签页,选择「数据恢复」;
- 选择之前创建的备份任务(如“备份到外接硬盘的任务”),点击「下一步」。
2. 选择恢复目标与内容
- 恢复目标:选择“新存储池对应的共享文件夹”(如“新工作文档”),或创建新共享文件夹(点击「创建」输入名称);
- 恢复内容:勾选需要恢复的文件夹和文件,若需恢复所有数据,勾选顶部「全选」;
- 恢复选项:根据需求选择「覆盖现有文件」(若新存储池无数据,直接勾选)或「跳过已存在文件」。
3. 执行恢复并验证
- 点击「应用」,开始数据恢复(增量备份的恢复速度较快,全量备份需耐心等待);
- 恢复完成后,打开DSM「文件总管」,进入新存储池的共享文件夹,确认数据完整(如打开关键文档、播放视频,检查是否损坏)。
三、关键辅助工具与注意事项:提升切换成功率,避免踩坑
1. 用Synology RAID计算器估算空间利用率
在创建新存储池前,可通过Synology官方「RAID计算器」估算不同RAID类型的可用空间,避免容量规划失误:
- 访问工具:打开浏览器,搜索“Synology RAID计算器”,进入官方工具页面(或直接访问https://www.synology.com/zh-cn/support/RAID_calculator);
- 使用步骤:
1. 选择NAS型号(如DS920+);
2. 选择RAID类型(如SHR);
3. 输入硬盘数量和单盘容量(如2块4TB硬盘);
4. 点击「计算」,工具会显示“可用容量”“冗余容量”(如2块4TB SHR的可用容量约3.6TB,1块硬盘用于冗余)。
通过计算器可提前确认目标RAID类型的容量是否满足需求,避免创建后发现空间不足。
2. 操作中的3个关键注意事项
- 必须在低负载时段操作:删除和创建存储池会暂时停止NAS的所有服务(如文件共享、Cloud Sync、Docker),建议选择凌晨或非业务时段操作,减少影响;
- 硬盘兼容性检查:创建新存储池前,通过Synology官网“兼容硬盘列表”(搜索“NAS型号+兼容硬盘”)确认硬盘支持目标RAID类型(如部分老旧硬盘不支持SHR);
- 多硬盘操作顺序:若使用多块硬盘,建议逐一插入并确认被识别后,再勾选创建存储池,避免同时插入导致硬盘识别失败。
四、常见问题解答(FAQ):解决切换中的高频疑问
Q1:除了删除存储池,还有其他方法切换RAID 1与SHR吗?
A1:没有。Synology官方仅支持“删除旧存储池+创建新存储池”这一种跨架构RAID转换方式,不存在“不删除数据的切换方法”——任何第三方工具声称“无损切换”都存在数据丢失风险,不建议尝试。
Q2:创建新存储池时,SHR和RAID 1该怎么选?
A2:根据硬盘容量和扩展需求选择:
- 选RAID 1:适合2块容量一致的硬盘,追求极致数据安全(镜像冗余,一块硬盘坏了不丢数据),但可用容量=单盘容量(如2块4TB仅可用4TB);
- 选SHR:适合2块及以上不同容量硬盘(如1块4TB+1块8TB),可用容量=总容量-最小硬盘容量(如4TB+8TB SHR可用约10TB),且后续可轻松添加不同容量硬盘扩展,灵活性更高。
Q3:删除存储池时提示“存储池正在被使用”,无法删除怎么办?
A3:说明有服务或套件正在使用该存储池(如Docker容器挂载、Hyper Backup任务、Cloud Sync同步),解决步骤:
1. 停止相关服务:进入「控制面板→任务计划」,停止所有与旧存储池相关的定时任务;
2. 关闭依赖套件:在「套件中心→已安装」中,停用Docker、Cloud Sync、Hyper Backup等套件;
3. 重启NAS:重启后立即进入「存储管理器」,此时存储池未被占用,可顺利删除。
总结:RAID 1与SHR切换的核心逻辑——安全优先,备份先行
Synology NAS无法直接切换RAID 1与SHR,本质是为了保护数据安全(跨架构转换易导致数据损坏)。唯一可行的替代方案虽需“删除-创建-恢复”三步,但只要严格做好数据备份,遵循DSM版本对应的操作步骤,就能顺利实现RAID类型转换。
建议在操作前:
1. 用RAID计算器规划容量,避免后续扩容麻烦;
2. 多备份一份关键数据(如同时备份到外接硬盘和云存储);
3. 记录操作步骤,若中途出错可快速回溯。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满足RAID类型调整的需求,又能最大程度保障数据安全,让NAS存储配置更贴合实际使用场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