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搞懂:读写 SSD 缓存降级是什么?有什么风险?
在动手处理前,需先明确 “降级” 的本质与潜在风险,避免因认知偏差导致操作失误:
1. 读写 SSD 缓存降级的核心定义
Synology 读写 SSD 缓存强制要求 2 块相同型号、相同容量的 SSD 组成 RAID 1—— 正常状态下,2 块 SSD 实时同步数据(临时写入的文件同时存于两块 SSD),即使 1 块故障,另一块仍能保障数据安全。当以下情况发生时,缓存会进入 “降级” 状态:
- 2 块 SSD 之间同步中断(如 RAID 校验错误、接口松动);
- SSD 因过热、固件异常导致无法参与 RAID 1 同步。
此时 DSM「存储管理器→SSD 缓存」中会显示缓存状态为 “降级”,且标注 “仅 1 块 SSD 正常运行,无冗余保护”。
2. 降级后的 3 大核心风险(必须重视)
缓存降级后虽不影响 NAS 整体运行,但风险会显著升高,需在 24-48 小时内处理:
- 数据丢失风险:降级后仅 1 块 SSD 运行,若该 SSD 再出现故障,缓存中未同步到 HDD 的临时数据(如 Drive 实时同步的文件、数据库临时写入)会永久丢失;
- 性能下降:原本 2 块 SSD 并行读写,降级后变为单块 SSD 工作,读写速度可能从 400MB/s 降至 200MB/s,影响依赖缓存的服务(如虚拟机、高频文件读写);
- 缓存崩溃风险:若未及时处理,单块 SSD 长期高负载运行(需承担原本两块的工作量),易因过载导致过热、寿命加速消耗,最终引发缓存彻底崩溃,需重建缓存。
二、读写 SSD 缓存降级的 4 大常见原因(精准排查是修复关键)
降级的根源多与 SSD 硬件状态、连接稳定性、环境温度相关,可通过以下方法快速定位原因:
| 常见原因 | 具体表现 | 排查方法 | 
| 1. SSD 物理故障(占比 60%) | ① SSD 无法被 DSM 识别(「存储管理器→HDD/SSD」中无该 SSD);② SSD 健康状态显示 “警告 / 故障”;③ SMART 参数异常(如 “坏道计数”>0) | 进入「存储管理器→HDD/SSD」,查看目标 SSD 的 “健康状态” 与 “SMART 信息”;若显示 “故障”,直接判定为物理损坏 | 
| 2. RAID 1 同步失败 | ① SSD 可识别,但「SSD 缓存→详情」显示 “RAID 同步错误”;② 日志中心提示 “无法完成 RAID 1 校验”;③ 曾意外断电、NAS 重启(导致同步中断) | 进入「存储管理器→日志→SSD 缓存」,筛选 “错误” 级别日志,查看是否有 “RAID 同步失败”“校验错误” 记录 | 
| 3. SSD 过热(占比 20%) | ① 缓存降级时间集中在高温时段(如夏季、NAS 通风不良时);② 触摸 NAS M.2 插槽区域温度过高(>60℃);③ 日志显示 “SSD 因过热进入保护模式” | 进入「资源监视器→硬件→温度」,查看 SSD 温度(正常应<50℃);检查 NAS 散热孔是否堵塞、风扇是否正常转动 | 
| 4. 兼容性 / 固件问题 | ① 使用非 Synology 兼容列表中的 SSD;② SSD 固件未更新(旧固件存在同步漏洞);③ DSM 版本与 SSD 固件不兼容 | 对照 Synology 官方「M.2 SSD 兼容性列表」,确认 SSD 型号在列;进入「存储管理器→HDD/SSD→操作→更新固件」,检查是否有可用固件 | 
快速排查流程:先查「存储管理器→HDD/SSD」看 SSD 健康状态→再查「日志中心」看是否有同步 / 过热错误→最后核对兼容性与固件,10 分钟内即可定位 80% 的原因。
三、应急处理:降级后先做这 3 步,避免数据丢失
发现缓存降级后,不要立即修复,先执行应急操作,保障临时数据安全:
1. 暂停依赖缓存的高写入服务(减少临时数据量)
降级后缓存中临时数据越多,丢失风险越高,需先暂停高频写入服务:
- Synology Drive:进入「Drive Admin Console→团队文件夹→同步任务」,点击「暂停」所有实时同步任务;
- 数据库服务:若 NAS 运行 MySQL、PostgreSQL,进入「套件中心→已安装」,停止对应数据库套件;
- 虚拟机 / 容器:进入「Virtual Machine Manager」或「Docker」,暂停运行中的虚拟机、容器(避免持续写入临时文件);
- 目的:减少新的临时数据写入缓存,让缓存中的现有数据尽快同步到 HDD。
2. 强制同步缓存数据到 HDD(降低数据丢失风险)
手动触发缓存数据同步,将未写入 HDD 的临时数据尽快迁移,步骤如下:
- 进入 DSM「存储管理器→SSD 缓存」,选中降级的读写缓存,点击「操作→缓存详情」;
- 在 “缓存详情” 窗口中,找到「同步状态」,点击「立即同步」(部分版本显示为 “强制同步”);
- 等待同步完成(耗时取决于缓存中临时数据量,10GB 约需 1-2 分钟),同步成功后会提示 “缓存数据已全部同步到存储池”;
- 关键提醒:若同步时提示 “同步失败”,说明缓存中存在损坏数据,需跳过损坏文件(点击「忽略错误并继续同步」),优先保障可用数据安全。
3. 备份缓存关联的核心数据(双重保障)
虽然数据已同步到 HDD,但仍建议备份高频访问的核心数据(如 Drive 团队文件夹、数据库文件):
- 通过「Hyper Backup」将核心共享文件夹备份到外部硬盘或另一台 NAS;
- 若数据量小(<100GB),可直接通过「File Station」将文件拷贝到本地电脑,避免极端情况下(如 SSD 突然故障)数据丢失。
四、分场景修复:读写 SSD 缓存降级的完整解决方案
根据排查出的原因,选择对应的修复方案,核心逻辑是 “故障 SSD 更换→RAID 重建→缓存恢复”:
场景 1:SSD 物理故障(最常见,需更换 SSD)
若排查出 1 块 SSD 健康状态为 “故障” 或无法识别,需更换新 SSD,步骤如下:
步骤 1:选择兼容的新 SSD(关键:同型号 + 同容量)
- 严格要求:新 SSD 必须与剩余正常的 SSD“型号、容量完全一致”(如原 SSD 为 “希捷 IronWolf 1TB M.2 NVMe”,新 SSD 也需相同),否则无法重建 RAID 1;
- 确认兼容性:对照 Synology 官方「M.2 SSD 兼容性列表」,确保新 SSD 在列(避免非兼容 SSD 导致重建失败);
- 购买渠道:优先选择 Synology 官方店或授权经销商,避免买到翻新、扩容 SSD。
步骤 2:关机更换故障 SSD(注意静电防护)
- 登录 DSM,点击「控制面板→系统→电源」,选择「安全关机」(避免强制断电损坏数据);
- 待 NAS 完全关机(电源灯熄灭),拔掉电源线,打开 NAS 机箱(或 M.2 SSD 盖板);
- 找到故障的 M.2 SSD(可通过 DSM 中记录的 “插槽位置” 确认,如 “Slot 1”),轻轻按压 SSD 两端的固定螺丝,取出故障 SSD;
- 插入新 SSD,拧紧固定螺丝(力度适中,避免滑丝),盖好机箱,插回电源线,开机。
步骤 3:重建 RAID 1,恢复缓存正常状态
- NAS 开机后登录 DSM,进入「存储管理器→SSD 缓存」,选中降级的缓存,点击「操作→修复缓存」;
- 在弹出的 “修复缓存” 窗口中,系统会自动识别新插入的 SSD,点击「下一步」;
- 勾选 “我已了解此操作将格式化新 SSD 并重建 RAID 1”,点击「应用」;
- 等待 RAID 1 重建完成(耗时取决于 SSD 容量,1TB 约需 20-30 分钟),期间 NAS 会显示 “缓存修复中”,完成后状态变为 “正常”;
- 注意:重建期间 NAS 性能会略有下降,避免同时进行大文件读写、备份等操作。
场景 2:RAID 同步失败(无 SSD 故障,需修复同步)
若 SSD 健康状态正常,但 RAID 同步失败(如断电导致),无需更换 SSD,只需修复同步:
- 进入「存储管理器→SSD 缓存」,选中降级缓存,点击「操作→修复缓存」;
- 系统会自动检测同步问题,弹出 “RAID 同步修复” 窗口,点击「开始修复」;
- 修复过程中,系统会重新校验两块 SSD 的数据,不一致的部分会以正常 SSD 为准同步,约 5-10 分钟完成;
- 修复后缓存状态恢复 “正常”,需重启之前暂停的服务(Drive、数据库等),并测试读写速度(确认恢复到降级前水平)。
场景 3:SSD 过热(需优化散热)
若因过热导致降级,需先解决散热问题,再修复缓存:
- 紧急降温:关闭 NAS,打开机箱通风 30 分钟,清理散热孔、风扇上的灰尘;
- 长期散热优化:
- 给 M.2 SSD 加装散热片(选择 Synology 官方散热套件或第三方铝制散热片,厚度≤3mm);
 
- 若 NAS 放置在密闭空间,添加散热风扇(如 USB 小风扇,对准 NAS 通风口);
 
- 进入「控制面板→硬件与电源→风扇设置」,将风扇转速设为 “高”(适合高温环境);
 
- 散热优化后,重启 NAS,进入「存储管理器→SSD 缓存」,点击「操作→修复缓存」,完成同步后状态恢复正常。
五、常见问题解答(覆盖修复中的 6 大高频疑问)
1. 问:修复缓存时,格式化新 SSD 会删除存储池中的数据吗?
答:不会!格式化仅针对新插入的 SSD(用于重建 RAID 1),存储池中的数据(存于 HDD)与已同步到 HDD 的缓存数据均不会受影响,可放心操作。
2. 问:没有同型号的 SSD,能用容量相同但品牌不同的 SSD 替换吗?
答:不推荐!即使容量相同,不同品牌 SSD 的固件、读写速度可能存在差异,重建 RAID 1 时易出现 “同步不稳定”“频繁降级” 问题;若临时找不到同型号,可先用兼容列表中的同容量 SSD 应急(需在 1 周内更换为同型号,避免长期不稳定)。
3. 问:缓存降级后,同步数据时提示 “存在损坏文件无法同步”,怎么办?
答:点击「忽略损坏文件并继续同步」,优先保障可用数据安全:① 同步完成后,进入「File Station」检查核心文件是否完整;② 若损坏文件不重要(如临时日志),可直接删除;③ 若损坏文件是核心数据,从之前的备份中恢复(这就是应急处理中备份的意义)。
4. 问:修复缓存后,读写速度比之前慢,是什么原因?
答:多为散热或固件问题:① 检查 SSD 温度是否过高(>50℃),过热会导致降速,需加强散热;② 进入「存储管理器→HDD/SSD→操作→更新固件」,更新两块 SSD 的固件;③ 重启 NAS,重新测试速度,通常可恢复正常。
5. 问:读写 SSD 缓存降级后,能临时切换为只读缓存使用吗?
答:可以,但需先删除降级的读写缓存,再创建只读缓存(无法直接转换):① 按应急步骤同步数据到 HDD 后,进入「存储管理器→SSD 缓存」,删除降级的读写缓存;② 用剩余的 1 块 SSD 创建只读缓存(步骤:「创建→只读缓存→选中 SSD→应用」);③ 待新 SSD 到货后,删除只读缓存,重新创建读写缓存;- 注意:切换为只读缓存后,写入性能会下降(无缓存加速),仅适合临时过渡。
6. 问:如何知道缓存中的数据是否已全部同步到 HDD?
答:通过缓存详情查看:① 进入「存储管理器→SSD 缓存→操作→缓存详情」;② 查看「临时数据占用量」,若显示 “0MB”,说明数据已全部同步;③ 若显示>0MB,点击「立即同步」,直到占用量变为 0MB。
六、预防措施:3 个习惯避免读写 SSD 缓存降级
修复后需建立长期维护习惯,降低未来降级概率:
1. 每月检查 SSD 健康与温度(基础维护)
- 固定每月 1 日进入「存储管理器→HDD/SSD」,查看两块 SSD 的 “健康状态”(确保 “正常”)、“温度”(<50℃)、“寿命百分比”(>50%);
- 进入「日志中心→SSD 缓存」,筛选 “警告” 级别日志,及时处理潜在问题(如轻微过热、同步延迟)。
2. 使用 Synology 兼容 SSD + 定期更新固件(兼容性保障)
- 购买 SSD 时严格对照官方「M.2 SSD 兼容性列表」,优先选择 “推荐级” SSD(如希捷 IronWolf、西部数据 Red 系列);
- 每季度进入「存储管理器→HDD/SSD」,更新 SSD 固件;同时保持 DSM 为最新版本(「控制面板→更新和还原」),修复已知的兼容性漏洞。
3. 优化 NAS 散热环境(降低过热风险)
- 避免将 NAS 放在衣柜、抽屉等密闭空间,确保周围预留 10cm 以上通风空间;
- 若 NAS 无内置 M.2 散热片(如 DS923+),手动加装铝制散热片(成本约 20-30 元),可降低 SSD 温度 10-15℃;
- 高温季节(夏季)将 NAS 风扇转速设为 “高”,或外接小风扇辅助散热。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高效解决 Synology 读写 SSD 缓存降级问题 —— 核心逻辑是 “先保障数据安全(暂停服务 + 同步数据)→再精准修复(换 SSD / 修同步 / 优化散热)→最后长期预防”。若修复后仍频繁降级,需排查 NAS 硬件问题(如 M.2 插槽接触不良、电源供电不稳定),可联系 Synology 官方技术支持,提供缓存日志与 SSD 信息,获取进一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