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级群晖DSM部署中,高可用(HA)集群通过双节点冗余保障业务不中断,但当集群存储空间因硬盘故障、节点离线、同步异常等原因进入“降级状态”时,不仅会失去冗余保护,还可能影响业务读写。此时快速、正确地修复降级存储空间,是避免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的关键。本文结合Synology官方HA集群修复指南,从降级原因解析、修复前准备、分场景操作到修复后验证,提供一份全面的实操教程,帮企业管理员高效解决HA集群存储降级问题。
一、先搞懂:HA集群存储降级的核心原因与风险
在启动修复前,需先明确HA集群存储降级的本质——集群存储架构(如共享存储、节点本地存储)中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导致存储无法维持冗余状态,常见原因及风险如下:
1. 3大核心降级原因(按发生概率排序)
| 降级原因 | 具体场景 | 影响范围 |
|-------------------------|--------------------------------------------------------------------------|------------------------------|
| 单节点硬盘故障 | 集群节点(主机/备用机)的本地硬盘或共享存储硬盘(如SAS/SATA硬盘)出现坏道、离线 | 单节点存储冗余丢失,集群仍可运行 |
| 双节点存储同步异常 | 节点间网络中断、同步进程崩溃,导致主备节点存储数据不一致 | 集群存储冗余失效,读写性能下降 |
| 节点离线导致存储脱机 | 备用节点意外关机、硬件故障,或共享存储(如iSCSI存储)与集群断开连接 | 集群仅单节点运行,存储无冗余 |
2. 降级状态的2大核心风险
- 数据安全风险:降级后集群失去冗余保护,若第二块硬盘故障或另一节点离线,将直接导致数据丢失(尤其企业级业务数据,后果严重);
- 业务中断风险:部分降级场景(如双节点同步异常)会导致存储读写延迟升高,甚至触发集群只读模式,影响ERP、数据库等核心业务运行。
二、修复前必做:3项核心准备工作(避免二次故障)
HA集群存储修复涉及双节点协同,若准备不足易导致修复失败或数据损坏,需完成以下3项关键操作:
1. 紧急备份:优先保障核心数据(最关键一步)
- 备份目标:集群中已挂载的业务共享文件夹(如“ERP_Data”“DB_Storage”)、数据库文件、应用配置;
- 备份方式:
1. 通过Hyper Backup将数据备份到第三方存储(如独立NAS、公有云,避免备份到集群自身存储);
2. 若集群仍可读写,直接通过File Station将核心文件复制到外部硬盘(建议用USB 3.0以上接口,提升备份速度);
- 注意:备份过程中避免中断,若集群已触发只读模式,需先解除(在“高可用管理器”中临时关闭只读保护)再备份。
2. 确认备件与兼容性(避免硬件不匹配)
- 硬盘备件:若为硬盘故障,需准备与故障硬盘同型号、同容量(或更大容量)的兼容硬盘(优先选择群晖HA集群官方兼容列表中的硬盘,如WD Red Pro、Seagate IronWolf Pro);
- 硬件检查:若为节点离线,确认备用节点电源、网线连接正常,或准备同型号服务器作为临时替换节点(需预装相同版本DSM);
- 兼容性验证:新硬盘需支持集群存储的RAID类型(如RAID 1、RAID 5),若为共享存储,需确认新硬盘可接入存储阵列。
3. 检查集群状态:明确降级细节(精准定位问题)
- 登录HA集群的主节点DSM管理界面,打开「高可用管理器」(High Availability Manager);
- 进入「存储」模块,查看降级存储空间的关键信息:
1. 存储类型:是“节点本地存储”还是“共享存储”(修复步骤不同);
2. 故障节点:标注故障硬盘所在节点(主机/备用机);
3. 错误提示:如“硬盘1故障”“节点2存储同步失败”,记录提示内容用于后续排查;
- 进入「集群状态」模块,确认当前集群运行模式(如“主节点活跃,备用节点离线”“双节点在线但存储不同步”)。
三、分场景修复:HA集群存储降级的详细操作步骤
HA集群存储降级的修复需根据“单节点硬盘故障”“双节点同步异常”“节点离线导致存储脱机”3大场景针对性操作,核心是“定位故障点→替换/修复故障组件→启动冗余恢复”。
场景1:单节点硬盘故障(最常见,如主机/备用机本地硬盘坏)
适用于“仅某一节点的单块硬盘故障,另一节点存储正常,集群仍可运行”的场景,修复步骤如下:
第一步:识别并标记故障硬盘
1. 在主节点DSM中打开「存储管理器」,切换到故障节点(如“备用节点”);
2. 查看「硬盘」列表,故障硬盘状态显示为“故障”“未挂载”或“警告”(红色标识),记录硬盘的“插槽编号”(如“Slot 2”);
3. 进入「高可用管理器」→「存储」,确认该硬盘对应的存储池状态为“降级”,无其他异常提示。
第二步:更换故障硬盘(支持热插拔的情况)
- 若集群节点支持硬盘热插拔(如RS3621xs+、DS3622xs+等企业级型号):
1. 无需关闭节点,直接找到故障硬盘的物理插槽(按之前记录的“Slot 2”);
2. 按下硬盘托盘的卡扣,取出故障硬盘,插入准备好的兼容新硬盘(确保插紧,听到“咔嗒”声);
- 若不支持热插拔:
1. 进入「高可用管理器」→「集群操作」,点击“关闭备用节点”(若故障在备用机);
2. 关闭节点电源,更换硬盘后重启节点,等待节点重新加入集群(约5-10分钟)。
第三步:启动存储池修复
1. 硬盘更换后,返回主节点「存储管理器」,故障节点的新硬盘状态显示为“未初始化”;
2. 选中降级的存储池(如“Storage Pool 1”),点击「操作」→「修复」;
3.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新插入的硬盘(标注为“候选硬盘”),点击「下一步」;
4. 确认修复配置(如“修复后存储池恢复RAID 1冗余”),点击「应用」,系统开始启动修复进程;
- 修复进度查看:在「存储管理器」→「存储池」中,可查看修复进度条(4TB硬盘约需2-4小时,期间集群可正常提供服务,但读写速度会下降)。
第四步:等待修复完成(关键:不中断进程)
- 修复过程中禁止:关闭集群节点、拔插其他硬盘、重启DSM或集群服务;
- 若修复中断(如意外断电),重启节点后系统会自动继续修复,但可能延长耗时;
- 修复完成后,存储池状态会从“降级”变为“正常”,硬盘状态显示“正常”。
场景2:双节点存储同步异常(如节点间网络中断导致)
适用于“双节点均在线,但存储数据不同步,存储池显示‘同步异常’”的场景,修复核心是“恢复节点通信→重新触发同步”:
第一步:排查同步异常原因
1. 进入「高可用管理器」→「网络」,查看节点间的“心跳网络”和“数据同步网络”状态:
- 若显示“断开”,检查网线连接、交换机端口,更换故障网线或端口;
- 若网络正常,进入「日志中心」→「高可用」,查看同步失败日志(如“同步超时”“权限不足”);
2. 确认无网络问题后,检查存储权限:主节点和备用节点的存储目录需均为“读写权限”,无权限限制。
第二步:重新启动存储同步
1. 在「高可用管理器」→「存储」中,选中同步异常的存储池,点击「操作」→「重新同步」;
2. 系统会提示“重新同步将覆盖备用节点不一致的数据”,确认数据已备份后点击「确定」;
3. 同步进度查看:在「集群状态」中,“存储同步进度”会实时更新(同步速度取决于节点间网络带宽,10Gbps网络下4TB数据约需1小时)。
第三步:同步完成后的验证
- 同步完成后,存储池状态变为“正常”,「集群状态」显示“双节点同步完成”;
- 随机抽查核心文件(如数据库备份、业务文档),确认主备节点文件内容一致(通过File Station对比文件大小、修改时间)。
场景3:节点离线导致存储脱机(如备用节点故障)
适用于“备用节点离线,导致集群仅主节点运行,存储无冗余”的场景,修复需先恢复节点,再修复存储:
第一步:恢复离线节点
1. 检查离线节点的硬件状态:电源是否通电、硬盘是否松动、主板指示灯是否正常(如红灯闪烁表示硬件故障);
2. 若硬件正常,重启离线节点,等待节点重新加入集群(在「高可用管理器」→「节点」中查看状态,显示“在线”即成功);
3. 若硬件故障(如主板损坏),更换备用节点(需预装相同版本DSM,且硬盘配置与原节点一致),通过「高可用管理器」→「添加节点」重新加入集群。
第二步:修复存储冗余
1. 节点恢复在线后,进入「存储管理器」,查看存储池状态(通常显示“降级”或“需要同步”);
2. 选中存储池,点击「操作」→「同步存储」,系统自动将主节点数据同步到备用节点;
3. 同步完成后,存储池恢复“正常”状态,集群重新具备冗余保护。
四、修复后必做:3项验证操作,确保集群稳定
修复完成不代表“万事大吉”,需通过以下3项验证,确认存储与集群均恢复正常:
1. 验证存储状态(核心)
- 打开「存储管理器」,检查:
1. 存储池状态:所有存储池均显示“正常”,无“降级”“同步异常”;
2. 硬盘状态:所有硬盘均为“正常”,健康度≥90%(无警告);
3. 容量与使用率:存储容量无异常减少,使用率在合理范围(建议≤80%)。
2. 验证集群运行状态
- 进入「高可用管理器」,确认:
1. 节点状态:双节点均显示“在线”,角色正确(主节点“活跃”,备用节点“待命”);
2. 网络状态:心跳网络、数据同步网络均“已连接”,无丢包;
3. 服务状态:集群提供的服务(如文件服务、数据库服务)均“正常运行”。
3. 验证数据完整性(关键)
- 方法1:通过Hyper Backup恢复部分测试数据,确认可正常读取(如恢复一个1GB的业务文档,打开验证内容);
- 方法2:在主备节点分别计算核心文件的MD5值(用「File Station」右键文件→「属性」查看),确认两者一致;
- 方法3:运行业务应用(如ERP系统),测试数据读写、存储操作是否正常,无报错。
五、常见问题排查:80%管理员会遇到的修复障碍
1. 修复存储池时提示“无候选硬盘”
- 原因:新硬盘容量小于故障硬盘、硬盘不兼容、未插入正确插槽;
- 解决:① 确认新硬盘容量≥故障硬盘(HA集群存储池不支持小容量硬盘替换);② 核对群晖HA集群兼容硬盘列表,更换兼容硬盘;③ 重新插入硬盘,确保插槽正确(部分节点插槽分“存储插槽”和“系统插槽”,需插入存储插槽)。
2. 存储同步进度卡住(长时间不动)
- 原因:节点间网络带宽不足、存储负载过高、硬盘性能不足;
- 解决:① 关闭集群非必要服务(如下载、转码),降低存储负载;② 确认节点间网络为10Gbps(若为1Gbps,同步会极慢),更换高速交换机;③ 查看硬盘IO使用率(「资源监控」→「存储」),若≥90%,更换高性能硬盘(如SSD替代机械硬盘)。
3. 修复后集群仍显示“存储降级”
- 原因:修复未完全完成、存在隐藏硬盘故障、集群配置异常;
- 解决:① 查看「存储管理器」日志,确认修复是否“成功”(若中断,重新启动修复);② 用「硬盘检测工具」(如HD Tune)检测所有硬盘,排除隐藏坏道;③ 进入「高可用管理器」→「设置」→「存储」,点击“重置存储配置”(需先备份数据,谨慎操作)。
4. 备用节点重新加入集群后,存储数据被清空
- 原因:同步时误选“覆盖主节点数据”(而非“覆盖备用节点数据”);
- 解决:① 立即停止集群服务,避免数据进一步覆盖;② 通过Hyper Backup恢复最新备份数据到主节点;③ 重新启动同步,确保选择“覆盖备用节点数据”(以主节点数据为准)。
六、长尾问题解答:企业管理员高频疑问
Q1:HA集群存储降级时,能否继续提供业务服务?
A:取决于降级场景:① 单节点硬盘故障:集群可正常提供服务(但无冗余,需尽快修复);② 双节点同步异常:部分服务可能进入只读模式(仅能读不能写);③ 节点离线:若主节点正常,可继续服务(无冗余),备用节点离线不影响业务,但需恢复节点以重建冗余。
Q2:HA集群支持用SSD替换机械硬盘修复存储吗?
A:支持,但需满足2个条件:① SSD容量≥故障机械硬盘;② SSD在群晖HA集群兼容列表中(优先选择企业级SSD,如WD Ultrastar);替换后存储性能会提升,但需注意SSD的写入寿命,建议开启TRIM功能(「存储管理器」→「硬盘」→「操作」→「启用TRIM」)。
Q3:修复HA集群存储时,需要暂停核心业务吗?
A:建议在业务低峰期(如凌晨)修复,无需完全暂停:① 单节点硬盘修复:业务可正常运行,仅读写速度下降;② 双节点同步:若同步带宽充足(10Gbps),对业务影响极小;③ 若业务对性能敏感(如金融交易系统),可临时切换到备用业务系统,修复完成后切回。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HA集群存储降级修复速查表?包含分场景步骤、关键操作截图标注、故障排查对应表,方便你打印后快速参考,避免修复时遗漏关键步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