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logy CMS批量管理指南:多台NAS脚本运行全流程+服务器群组设置
在管理多台Synology NAS设备时(如企业部署10台以上NAS用于不同部门存储),重复在每台设备上执行相同脚本(如磁盘检查、备份策略配置、软件更新)会耗费大量时间,且易出现操作失误。而Synology Central Management System(CMS) 作为专为多NAS批量管理设计的工具,可通过“导入脚本+批量执行”功能,一次性在多台设备上运行自定义脚本,大幅提升管理效率。本文将从前期准备入手,分步骤详解CMS中多台NAS脚本运行的核心操作,补充服务器群组设置(便于按部门/功能分组执行)与任务监控技巧,帮你彻底摆脱多NAS重复操作的痛点。
一、前期准备:满足3个核心前提,避免执行失败
在通过CMS运行脚本前,需先完成“设备接入”“脚本准备”“权限配置”3项基础工作,这是确保任务顺利执行的关键,缺一不可:
1. 确保CMS环境与托管服务器兼容
CMS对系统版本和连接方式有明确要求,需提前验证:
- DSM版本:CMS主机(运行CMS的NAS)与所有托管服务器(需执行脚本的NAS)均需为DSM 7.0及以上版本——旧版本DSM无CMS脚本批量执行功能,需先通过“套件中心”升级至最新稳定版;
- 连接方式:所有托管服务器必须通过HTTPS协议连接CMS主机——HTTPS可保障脚本传输与执行指令的安全性,避免被篡改;
- 账户权限:需使用admin账户登录CMS主机——普通用户无“运行任务”权限,无法导入脚本或批量执行操作。
2. 将托管服务器添加到CMS
只有先将NAS设备添加为CMS的“托管服务器”,才能通过CMS向其下发脚本执行任务,步骤如下:
1. 登录CMS主机的DSM管理界面,打开「Central Management System」套件(若未安装,需先在“套件中心”搜索安装);
2. 进入左侧「服务器」菜单,点击右上角「添加」按钮;
3. 在弹出窗口中,输入托管服务器的信息:
- 地址:托管NAS的局域网IP或QuickConnect ID(推荐用IP,避免外网连接延迟);
- 端口:DSM默认HTTPS端口为5001,若已修改需对应填写;
- 账户/密码:托管NAS的admin账户及密码(需与CMS主机admin账户权限一致);
4. 勾选「使用HTTPS连接」,点击「下一步」——系统会自动验证连接,若提示“证书验证通过”,说明添加成功;若提示“连接失败”,需检查托管NAS的HTTPS设置(控制面板→安全性→证书)与网络连通性(确保与CMS主机在同一局域网,无防火墙拦截5001端口);
5. 重复步骤2-4,将所有需执行脚本的NAS添加为托管服务器,添加后可在「服务器」列表中查看设备状态(“在线”表示正常,“离线”需排查网络)。
3. 准备可执行的自定义脚本
脚本是批量执行的核心,需确保其兼容性与安全性,避免因脚本错误导致NAS故障:
- 脚本格式:Synology NAS基于Linux系统,支持Bash脚本(.sh后缀) 或Python脚本(.py后缀),推荐优先用Bash(兼容性更强,无需额外安装Python环境);
- 脚本内容:需符合DSM系统权限,避免包含高危操作(如`rm -rf /`等删除系统文件的命令),示例常用脚本场景:
- 磁盘健康检查脚本:`smartctl -a /dev/sda > /volume1/log/disk_check_$(date +%Y%m%d).log`(记录磁盘SMART信息到日志);
- 备份策略配置脚本:`synoservice --restart pkgctl-HyperBackup`(重启Hyper Backup服务,确保备份任务生效);
- 脚本测试:在正式批量执行前,需先在单台托管服务器上手动运行脚本,验证功能正常(如在目标NAS的“终端机”中执行`bash /volume1/scripts/disk_check.sh`,查看是否生成日志);
- 脚本权限:给脚本赋予执行权限——在托管NAS的终端机中,执行`chmod +x /volume1/scripts/目标脚本.sh`,否则CMS下发任务时会提示“权限不足”。
二、进阶配置:创建服务器群组,实现“分组执行脚本”
若管理的NAS数量较多(如20台,分属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直接选择“所有服务器”执行脚本可能不符合需求(如仅需给技术部NAS运行磁盘检查脚本)。此时可通过“服务器群组”功能,按部门/功能对托管服务器分类,步骤如下:
1. 创建服务器群组
1. 登录CMS主机的「Central Management System」,进入左侧「服务器群组」菜单;
2. 点击右上角「创建」,输入群组名称(如“技术部NAS”“市场部存储设备”),可选填描述(如“技术部5台文件存储NAS”);
3. 在“添加服务器”列表中,勾选属于该群组的托管服务器(可按“名称”“IP”筛选,避免选错);
4. 点击「确定」,群组创建完成——后续执行脚本时,可直接选择该群组,无需逐一勾选设备。
2. 管理服务器群组(修改/删除)
- 修改群组:若部门NAS增减,右键点击目标群组→「编辑」,在服务器列表中添加/移除设备,点击「确定」生效;
- 删除群组:右键点击无需保留的群组→「删除」,弹出确认窗口(删除群组不会影响托管服务器本身,仅删除分组关系),点击「确定」即可。
示例服务器群组配置表:
| 群组名称 | 包含服务器数量 | 服务器IP范围 | 脚本执行场景 |
|----------------|----------------|-----------------------|-----------------------------------|
| 技术部NAS | 5 | 192.168.1.10-192.168.1.14 | 磁盘检查、备份策略更新、软件批量安装 |
| 市场部存储设备 | 3 | 192.168.1.20-192.168.1.22 | 日志清理、权限配置调整 |
| 财务部核心NAS | 2 | 192.168.1.30-192.168.1.31 | 数据加密脚本、审计日志导出 |
三、核心操作:在多台NAS上运行脚本的5步流程
完成前期准备与群组配置后,即可通过CMS导入脚本并批量执行,全程仅需5分钟,适合新手操作:
步骤1:登录CMS并进入任务管理
1. 用admin账户登录CMS主机的DSM,打开「Central Management System」;
2. 点击左侧「任务」菜单,选择「运行任务」——此页面是批量执行脚本的唯一入口,显示所有历史执行记录。
步骤2:导入自定义脚本
1. 在「运行任务」页面,点击左上角「导入脚本」按钮;
2. 在弹出窗口中,点击「浏览」,选择本地电脑中已测试好的脚本文件(如“disk_check.sh”);
3. 点击「导入」——系统会自动验证脚本格式,若提示“导入成功”,脚本会显示在“操作”下拉菜单中;若提示“格式错误”,需返回检查脚本后缀(确保为.sh/.py)与内容(避免语法错误)。
步骤3:选择脚本与执行范围
1. 在「运行任务」页面,点击“操作”下拉菜单,选择刚导入的脚本(如“disk_check.sh”);
2. 点击「下一步」,选择脚本执行的目标范围(三选一,根据需求灵活选择):
- 所有服务器:适合需在全部托管NAS上执行的脚本(如全局软件更新检查);
- 所选群组:适合按部门/功能执行(如给“技术部NAS”群组运行磁盘检查);
- 所选服务器:适合仅需在少数特定NAS上执行(如仅2台财务部NAS需加密脚本);
3. 若选择“所选群组”或“所选服务器”,需在下方列表中勾选目标对象,点击「下一步」。
步骤4:确认任务并执行
1. 在“任务确认”页面,核对以下信息:
- 执行脚本名称(避免选错);
- 目标服务器数量/群组名称(确保无遗漏或误选);
- 执行方式(CMS默认“立即执行”,暂不支持定时执行,需定时可手动重复创建任务);
2. 确认无误后,点击「运行」——系统会弹出提示“一次只能运行一个任务,任务执行后无法再次运行”,点击「确定」开始执行。
步骤5:查看执行进度
任务启动后,页面会显示实时进度:
- 执行中:服务器名称旁显示“处理中”,进度条实时更新(单台NAS脚本执行时间取决于脚本复杂度,如磁盘检查约1-2分钟);
- 执行结果:成功则显示“完成”,失败则显示“错误”(需点击错误图标查看原因,如“服务器离线”“脚本权限不足”)。
四、任务监控与管理:解决执行失败与脚本复用问题
CMS虽不支持任务重复运行,但提供任务日志与状态查询功能,可帮助排查问题并快速复用脚本创建新任务:
1. 查看任务执行日志
若部分服务器脚本执行失败,需通过日志定位原因:
1. 进入CMS「任务」→「运行任务」页面,找到目标任务,点击右侧「日志」图标;
2. 在日志详情中,可查看每台服务器的执行记录:
- 成功记录:包含“执行开始时间”“执行结束时间”“输出结果”(如脚本生成的日志路径);
- 失败记录:包含“错误代码”与“原因描述”(如“Error: 5 - 服务器未在线”“Error: 13 - 脚本无执行权限”);
3. 根据日志提示修复问题(如重启离线NAS、给脚本赋予执行权限),修复后需重新创建任务执行。
2. 复用脚本创建新任务
CMS中“已执行的任务无法再次运行”,但可复用已导入的脚本快速新建任务:
1. 进入「任务」→「运行任务」页面,直接点击“操作”下拉菜单,选择已导入的脚本(无需重新导入);
2. 重复“步骤3-步骤4”,选择新的执行范围(如上次给技术部执行,此次给市场部执行),点击「运行」即可——复用脚本可节省“重新导入+测试”的时间。
五、常见问题解答:脚本执行中的高频痛点解决
Q1:导入脚本时提示“格式不支持”,怎么办?
- 原因:脚本后缀错误(如用.txt后缀而非.sh),或脚本包含Windows格式换行符(rn,Linux系统仅支持n);
- 解决步骤:
1. 重命名脚本,确保后缀为.sh(Bash)或.py(Python);
2. 若为Windows编辑的脚本,用Notepad++打开,点击「编辑」→「文档格式转换」→「转换为UNIX格式」,保存后重新导入。
Q2:执行任务时部分服务器显示“离线”,但实际能访问,如何处理?
- 原因:CMS与托管服务器的HTTPS连接中断,或DSM服务未正常运行;
- 解决步骤:
1. 在CMS「服务器」列表中,右键点击离线服务器→「测试连接」,检查HTTPS端口(5001)是否通畅;
2. 登录离线NAS,进入「控制面板」→「服务」,确认“DSM服务”与“SSH服务”均为“已启动”;
3. 重启离线NAS,等待5分钟后重新执行任务。
Q3:能否让脚本在指定时间自动执行(如每天凌晨3点)?
- 答案:CMS当前不支持脚本定时执行,但可通过“任务计划”间接实现;
- 替代方案:
1. 在CMS主机的「控制面板」→「任务计划」中,创建“用户定义的脚本”;
2. 脚本内容为“通过CMS API调用批量执行任务”(需参考Synology官方API文档,适合有编程基础的用户);
3. 设置任务计划的执行时间(如每天凌晨3点),实现定时批量运行脚本。
六、总结:CMS批量管理的3个核心优势与使用建议
1. 效率提升:10台NAS执行相同脚本,手动操作需30分钟,CMS仅需5分钟,且无操作失误风险;
2. 灵活分组:通过服务器群组,可按部门/功能精准执行脚本,避免给无关NAS下发指令;
3. 安全可控:HTTPS传输保障脚本安全,执行日志可追溯,便于问题排查。
使用建议:
- 日常管理中,建议将脚本按“功能分类”存储(如“磁盘维护”“备份配置”“软件更新”),便于CMS中快速选择;
- 每月定期通过CMS执行“磁盘健康检查脚本”,提前发现潜在硬件故障,避免数据丢失。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Synology CMS多台NAS脚本运行Checklist?清单包含“前期准备清单(版本/连接/脚本测试)、任务执行步骤要点、常见错误排查表”,你可按清单逐一步骤操作,避免遗漏关键环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