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核心业务场景中,Synology 高可用性(HA)集群(双机热备)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关键 —— 通过两台 NAS(主动节点 Active Server + 被动节点 Passive Server)实时同步数据,即使主动节点故障,被动节点可无缝接管服务。但随着业务增长,HA 集群的初始存储容量会逐渐不足(如数据库备份、文件归档数据量激增),需添加新硬盘扩展存储。与普通单机 NAS 不同,HA 集群扩展存储需严格遵循 “先被动后主动、集群同步优先” 的原则,若操作顺序错误(如直接给主动节点加硬盘),可能导致集群分裂、服务中断。多数 IT 管理员不清楚 “HA 环境下如何安全添加新硬盘”“被动节点加硬盘后如何同步到主动节点”“存储池扩展是否会影响业务”,甚至因步骤遗漏导致数据同步失败。本文基于 Synology 官方技术文档,从 “基础认知→前置准备→分步实操→验证测试→故障排查”5 个维度,提供 HA 集群添加新硬盘的企业级指南,确保在不中断业务的前提下完成存储扩展。

一、先认知:HA 集群存储扩展的 3 个核心特性(与单机 NAS 的关键区别)

在动手操作前,需先明确 HA 集群的存储架构特殊性 ——HA 扩展不是 “单机加硬盘” 的简单复制,需兼顾双机同步与业务连续性,避免因认知偏差导致操作失误:

1. HA 存储架构:双节点数据同步,扩展需 “双向一致”

Synology HA 集群采用 “共享存储” 或 “镜像存储” 架构(取决于配置),核心原则是 “双节点存储配置完全一致”:
  • 共享存储架构:双节点通过 SAS 连接线共享同一存储柜,添加新硬盘需直接在存储柜中操作,双节点自动识别;
  • 镜像存储架构:双节点各自拥有独立硬盘,但数据实时镜像同步(主动节点写入数据后,立即同步到被动节点),添加新硬盘需先在被动节点操作,再同步到主动节点,确保双节点硬盘数量、配置完全相同;
  • 核心差异:普通单机 NAS 可直接添加硬盘,HA 集群需先在 “非业务运行节点(被动节点)” 操作,避免影响主动节点的服务。

2. 扩展核心原则:“不中断业务、同步优先”

HA 集群承载企业核心业务(如文件服务、数据库),扩展存储时必须遵守 2 个原则:
  • 不中断业务:所有操作需在被动节点先执行,主动节点始终运行服务,仅在同步阶段短暂占用资源(不影响业务响应);
  • 同步优先:新硬盘添加后,必须等待双节点同步完成(硬盘信息、RAID 配置同步),才能进行存储池扩展,避免双节点存储配置不一致导致集群故障。

3. 支持的扩展方式:2 种主流场景(官方推荐)

扩展方式
适用场景
操作难度
注意事项
1. 扩展现有存储池
现有存储池(如 SHR、RAID 5)容量不足,需添加新硬盘扩大容量(如 RAID 5 从 3 块硬盘扩为 4 块)
中等
新硬盘容量需≥现有存储池中最小硬盘容量,类型需一致(如均为 HDD 或 SSD)
2. 创建新存储池 / 卷
需独立存储区域(如将新硬盘创建为单独的 RAID 1 卷,用于存放备份数据),不影响现有存储
简单
新存储池需在双节点同步完成后创建,确保双节点新硬盘配置一致

二、前置准备:HA 添加新硬盘前必做的 5 件事(缺一不可)

HA 集群对硬件兼容性、集群状态要求极高,未满足以下条件会直接导致扩展失败,甚至引发集群故障,需逐一严格核对:
准备项目
具体要求
检查 / 操作方法
1. 硬盘兼容性验证(核心前提)
① 型号兼容:新硬盘需在 Synology 官方 “HA 集群兼容硬盘列表” 中(优先选择企业级 HDD/SSD,如 Seagate IronWolf Pro、WD Red Pro);② 配置一致:新硬盘的容量、类型(HDD/SSD)、转速、接口(SATA/SAS)需与现有硬盘完全一致(如现有是 3 块 4TB SATA HDD,新硬盘也需是 4TB SATA HDD);③ 数量匹配:若扩展现有存储池,需按 RAID 类型要求添加对应数量硬盘(如 RAID 5 最少加 1 块,SHR 可加 1 块)
1. 查兼容列表:访问 Synology 官网(https://www.synology.com/zh-cn/compatibility),选择 HA 集群型号(如 DS420+ HA),查看 “兼容硬盘”;2. 核对现有配置:登录主动节点 DSM→「存储管理器→存储池」,查看现有硬盘的容量、类型、RAID 类型;3. 测试硬盘:将新硬盘在单机 NAS 上格式化测试(确保无坏道),再用于 HA 集群
2. HA 集群状态检查
① 集群状态:需显示 “正常”(无 “降级”“同步失败”“节点离线” 等提示);② 服务状态:主动节点运行的服务(如文件服务、MailPlus)需 “正常”,无报错;③ 同步进度:无正在进行的集群同步任务(如之前的配置同步未完成)
1. 检查集群状态:登录主动节点 DSM→「高可用性→集群状态」,确认 “集群健康状态” 为 “正常”,“节点状态” 均为 “在线”;2. 检查服务:进入「控制面板→服务」,确认核心服务均为 “已启动”;3. 查看同步:在「高可用性→同步状态」中,确认 “当前同步任务” 为空
3. 数据备份(防风险)
扩展前需备份 HA 集群中的重要数据(如业务数据库、用户文件),避免因操作失误(如误删存储池)导致数据丢失
1. 备份方式:① 同步到外部 NAS(如另一台 Synology 单机);② 备份到云存储(如 Synology C2);③ 导出关键数据到外接硬盘;2. 验证备份:备份后随机抽查几个文件,确认能正常打开,数据完整
4. 节点角色识别(主动 / 被动)
明确 HA 集群的主动节点(Active Server)和被动节点(Passive Server)—— 所有新硬盘需先添加到被动节点,避免影响主动节点服务
1. 识别方法:① 主动节点 DSM 界面右上角会显示 “Active Server” 标识;② 进入「高可用性→集群状态」,“节点角色” 列会标注 “主动” 或 “被动”;2. 记录 IP:分别记录主动节点和被动节点的内网 IP(如主动:192.168.1.100,被动:192.168.1.101)
5. 工具与权限准备
① 权限:需使用 HA 集群的 “管理员账号”(如 admin),拥有 “存储管理器”“高可用性” 模块的操作权限;② 工具:确保可访问被动节点的 DSM 界面(部分 HA 默认仅开放主动节点访问,需手动启用被动节点 DSM)
1. 确认权限:登录主动节点 DSM→「控制面板→用户与群组→管理员账号→编辑权限」,确保 “存储管理器”“高可用性” 均为 “允许”;2. 启用被动节点 DSM:进入「高可用性→设置→被动节点设置」,勾选 “允许访问被动节点的 DSM 界面”,设置访问端口(如 5001)

三、详细步骤:Synology HA 集群添加新硬盘扩展存储(镜像存储架构为例)

以最常见的 “镜像存储架构 HA 集群” 为例,分 5 步完成扩展,共享存储架构操作类似(仅需在共享存储柜加硬盘),步骤如下:

步骤 1:给被动节点(Passive Server)添加新硬盘

  1. 物理添加硬盘:
    • 关闭被动节点电源(若支持热插拔,可直接插入,无需关机 —— 需确认 NAS 型号支持热插拔,如 DS1621+ HA 支持);
    • 打开 NAS 机箱,将新硬盘安装到空闲硬盘插槽(需与现有硬盘插槽位置对应,如现有硬盘在 1-3 槽,新硬盘插 4 槽);
    • 若关机添加,重新启动被动节点,等待 3-5 分钟(节点启动并连接集群)。
  1. 验证被动节点识别新硬盘:
    • 进入「存储管理器→硬盘」,查看硬盘列表 —— 新硬盘应显示为 “未初始化” 状态(状态无 “错误”“未识别”);
    • 若未识别:检查硬盘是否插紧,重新插拔后刷新页面;若仍未识别,确认硬盘在兼容列表中,更换硬盘插槽重试。
  1. 初始化新硬盘(可选,扩展现有存储池无需此步):
    • 若创建新存储池,右键新硬盘→「初始化」,选择文件系统(默认 Btrfs,推荐用于 HA 集群);
    • 初始化完成后,硬盘状态变为 “正常”,等待后续同步。

步骤 2:触发 HA 集群同步,使主动节点识别新硬盘

被动节点添加硬盘后,需同步到主动节点,确保双节点硬盘配置一致:
  1. 手动触发同步(或等待自动同步):
    • 登录主动节点 DSM→「高可用性→同步状态」;
    • 点击「立即同步」(若集群未开启自动同步),选择 “同步存储配置”(仅同步硬盘信息,耗时 1-2 分钟,不影响业务);
    • 同步过程中,“同步状态” 显示 “正在同步”,避免中断操作(如关闭 DSM 界面)。
  1. 验证主动节点识别新硬盘:
    • 同步完成后,进入主动节点「存储管理器→硬盘」;
    • 新硬盘应显示为 “未初始化” 或 “正常”(与被动节点状态一致),说明同步成功;
    • 若主动节点未识别:检查 HA 集群状态是否 “正常”,重新触发同步;若同步失败,查看「高可用性→日志」,排查错误原因(如网络中断,需检查双节点之间的网线)。

步骤 3:扩展现有存储池(核心步骤,提升容量)

若需扩大现有存储池容量(如 RAID 5 从 3 块 4TB 扩为 4 块 4TB,容量从 8TB 增至 12TB),操作如下:
  1. 进入存储池扩展界面:
    • 登录主动节点 DSM→「存储管理器→存储池」;
    • 找到需扩展的存储池(如 “存储池 1”),点击右侧「操作→扩展」。
  1. 选择新添加的硬盘:
    • 在 “选择要添加的硬盘” 列表中,勾选之前同步的新硬盘(需确认硬盘状态为 “正常”,无错误);
    • 点击「下一步」,系统会提示 “扩展存储池会重组 RAID,过程中存储池仍可使用”(HA 集群扩展不中断服务,业务正常运行)。
  1. 确认扩展参数并执行:
    • 查看 “扩展前容量”“扩展后容量”(如扩展前 8TB,扩展后 12TB),确认无误后点击「应用」;
    • 扩展过程开始,进度条显示 “正在扩展存储池”,耗时取决于硬盘容量(4TB 硬盘约 30-60 分钟,期间主动节点服务正常,无中断)。
  1. 扩展卷(若存储池扩展后容量未显示):
    • 存储池扩展完成后,进入「存储管理器→卷」;
    • 找到对应卷,点击「操作→扩展」,系统会自动将存储池的新增容量分配给卷;
    • 点击「应用」,卷容量更新为扩展后大小(如卷从 8TB 扩为 12TB)。

步骤 4:(可选)创建新存储池 / 卷(独立存储区域)

若需用新硬盘创建独立存储池(如用于存放备份数据,不占用现有存储),步骤如下:
  1. 在主动节点创建新存储池:
    • 进入「存储管理器→存储池→创建」;
    • 选择 “自定义”,勾选双节点同步后的新硬盘(如被动和主动节点的 4 号硬盘);
    • 选择 RAID 类型(如 RAID 1,适合 HA 环境,双硬盘镜像),点击「下一步」;
    • 设置存储池名称(如 “备份存储池”),点击「应用」,创建完成后双节点自动同步新存储池。
  1. 创建卷并分配容量:
    • 在新存储池上点击「创建卷」,选择卷类型(如 “厚卷”“薄卷”,薄卷节省空间);
    • 设置卷容量(如分配全部新增容量 4TB),点击「应用」,卷创建完成后即可用于存储数据。

步骤 5:验证 HA 存储扩展效果(确保无问题)

扩展完成后需从 4 个维度验证,避免隐藏问题:
  1. 集群状态验证:
    • 主动节点「高可用性→集群状态」,确认 “集群健康状态” 仍为 “正常”,无报错;
    • 双节点「存储管理器→硬盘」,所有硬盘状态均为 “正常”,无 “降级”。
  1. 容量验证:
    • 主动节点「存储管理器→存储池 / 卷」,查看扩展后的容量是否与预期一致(如存储池从 8TB→12TB);
    • 进入「文件服务→共享文件夹」,选择一个共享文件夹,查看 “可用空间” 是否增加。
  1. 数据完整性验证:
    • 随机打开几个现有文件(如文档、视频),确认能正常读取,无损坏;
    • 新建一个测试文件(如 1GB 文档),保存到扩展后的卷中,再从被动节点访问,确认能正常读取(同步正常)。
  1. 服务连续性验证:
    • 检查主动节点运行的核心服务(如文件服务、数据库),确认服务未中断,可正常访问;
    • (可选)手动触发 HA 切换(「高可用性→集群操作→切换主动节点」),确认切换后被动节点(变为主动)能正常识别扩展后的存储,服务正常。

四、常见问题解答:HA 添加新硬盘扩展的 5 大高频问题(官方方案)

Q1:被动节点添加新硬盘后,主动节点同步失败,提示 “存储配置不一致”,怎么办?

  • 原因:1. 新硬盘与现有硬盘兼容性不一致(如容量、类型不同);2. 被动节点硬盘未识别,导致双节点硬盘数量不匹配;3. HA 集群网络中断,同步数据传输失败;
  • 解决步骤:
    1. 核对硬盘兼容性:确认新硬盘与现有硬盘的容量、类型、型号完全一致,若不一致更换硬盘;
    1. 验证被动节点硬盘:登录被动节点「存储管理器→硬盘」,确保新硬盘状态为 “正常”,无 “未识别”;
    1. 检查集群网络:用主动节点 ping 被动节点 IP(如 ping 192.168.1.101),确认网络通网;进入「高可用性→网络」,检查 “心跳网络”“数据网络” 均为 “正常”;
    1. 重新触发同步:在主动节点「高可用性→同步状态」,点击「立即同步」,选择 “完整同步”,等待同步完成。

Q2:扩展存储池后,卷容量未增加,显示 “容量与扩展前一致”,怎么处理?

  • 原因:仅扩展了存储池,未将新增容量分配给卷(存储池是 “容器”,卷是 “使用空间”,需手动扩展卷);
  • 解决:
    1. 登录主动节点 DSM→「存储管理器→卷」;
    1. 找到对应卷(如 “卷 1”),点击右侧「操作→扩展」;
    1. 系统会自动显示 “可扩展容量”(如 4TB,即存储池新增的容量),点击「下一步→应用」;
    1. 扩展完成后,卷容量更新为 “原容量 + 新增容量”,问题解决。

Q3:HA 集群添加新硬盘后,被动节点识别到但主动节点未识别,同步也失败,怎么办?

  • 原因:被动节点的新硬盘未 “加入集群存储配置”,导致同步时未将硬盘信息发送给主动节点;
  • 解决步骤:
    1. 登录被动节点 DSM→「存储管理器→硬盘」;
    1. 右键新硬盘→「加入集群存储」(部分 HA 版本需手动操作,默认不自动加入);
    1. 确认新硬盘状态变为 “已加入集群”;
    1. 回到主动节点,重新触发「立即同步」,主动节点即可识别到新硬盘。

Q4:扩展存储池过程中,HA 集群提示 “RAID 重组失败”,硬盘状态变为 “错误”,怎么办?

  • 原因:1. 新硬盘存在坏道(之前未测试);2. 现有存储池中有硬盘处于 “降级” 状态,无法重组 RAID;3. 扩展过程中 NAS 断电,导致 RAID 信息损坏;
  • 官方解决方案:
    1. 检查硬盘健康状态:进入「存储管理器→硬盘→健康信息」,查看新硬盘是否有 “坏道”,若有更换新硬盘;
    1. 恢复现有存储池:若现有存储池有硬盘降级,先更换降级硬盘,恢复存储池为 “正常” 状态;
    1. 重启集群:若断电导致,先关闭主动节点和被动节点,重新启动被动节点,再启动主动节点,等待集群恢复正常后,重新执行扩展;
    1. 数据恢复:若存储池损坏,通过之前的备份恢复数据,再重新创建存储池。

Q5:国内用户使用 Synology HA 集群,添加新硬盘后显示 “硬盘不兼容”,但在兼容列表中,怎么办?

  • 原因:硬盘固件版本过低,与 HA 集群的 DSM 版本不兼容(官方兼容列表需硬盘固件为最新版);
  • 解决:
    1. 下载硬盘厂商的固件更新工具(如 Seagate Toolkit、WD Dashboard);
    1. 将新硬盘连接到单机电脑,运行工具更新硬盘固件到最新版;
    1. 将更新后的硬盘重新安装到被动节点,HA 集群即可识别为 “兼容”,正常添加。

五、总结:HA 集群存储扩展的 4 个关键注意事项(官方推荐)

  1. 硬盘一致性是基础:HA 集群的新硬盘必须与现有硬盘 “完全一致”(容量、类型、型号、固件版本),避免因兼容性问题导致同步失败或 RAID 重组错误,推荐优先使用 Synology 官方认证硬盘;
  1. 操作顺序不能错:严格遵循 “被动节点添加→同步到主动节点→扩展存储池 / 卷” 的顺序,禁止直接给主动节点加硬盘,否则会导致集群配置分裂,服务中断;
  1. 同步后必验证:每一步操作后(如添加硬盘、同步、扩展),都需验证双节点状态(硬盘识别、集群正常),避免隐藏问题积累到后续步骤导致故障;
  1. 定期检查存储健康:扩展完成后,每周通过「存储管理器→健康信息」检查所有硬盘状态,每月备份 HA 集群数据,每季度验证 HA 切换功能,确保存储和业务长期稳定。
若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解决问题(如 HA 集群分裂、存储池彻底损坏),可登录 Synology 支持中心(https://www.synology.com/zh-cn/support),提交 “HA 集群存储扩展” 工单,提供 HA 型号、DSM 版本、错误截图(如集群状态报错、硬盘信息),官方技术人员会在 1-2 个工作日内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企业 HA 集群存储正常扩展,业务不中断。


Synology HA 集群添加新硬盘扩展存储容量教程:高可用性环境分步操作指南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 ·

    Synology 无法访问共享文...

  • ·

    Synology NAS Win...

  • ·

    如何用 DiXiM Media ...

  • ·

    Synology DSM常规设置...

  • ·

    Active Backup fo...

  • ·

    Synology NAS打开Of...

  • ·

    Synology Migrati...

  • ·

    Synology Office多...

相关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咨询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