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Synology High Availability(HA)集群时,很多用户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能让两台NAS都成为活跃服务器(双活,Active-Active),同时承载业务负载? 不少人误将HA集群等同于“双活集群”,认为双机部署就该双机同时工作,却发现实际只能一台活跃(主服务器)、一台待机(从服务器),甚至误操作导致“脑裂”故障(两台均显示活跃,实为数据冲突)。实际上,Synology HA集群的核心架构是主从模式(Active-Passive),而非双活模式,这一设计源于“数据一致性优先”的技术原则——双活模式下的双向数据同步极易引发冲突,而主从模式能最大程度保障业务连续与数据安全。本文结合Synology官方技术文档,从架构本质、技术限制、常见误区到替代方案,全面解答“HA集群无法双活”的核心原因,帮你正确理解HA定位并解决负载需求。
一、先厘清:Synology HA集群的架构本质——主从模式vs双活模式
要理解“为什么不能双活”,首先需区分两种集群架构的核心差异:Synology HA是“主从架构”,而用户期望的“双活”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集群模式,二者在数据同步、资源分配、适用场景上有本质区别(见图1)。
1. 两种架构的核心定义
| 架构类型 | 核心特征 | 数据同步机制 | 适用场景 |
|-------------------------|-------------------------------------------|---------------------------------------|-------------------------------------------|
| Synology HA主从模式(Active-Passive) | ① 仅1台主服务器(Active)承载所有业务;
② 1台从服务器(Passive)实时同步主服务器数据,待机状态;
③ 故障时从机接管,切换为新主机 | 单向同步:主服务器→从服务器(块级实时同步,基于Btrfs文件系统) | 核心需求是“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如数据库存储、关键文件备份) |
| 双活模式(Active-Active) | ① 两台服务器均为活跃状态,同时承载业务负载;
② 双向同步数据,需分布式锁机制保障一致性;
③ 负载均衡器分配请求,避免单节点过载 | 双向同步:两台服务器实时互相同步,需分布式锁(如ZooKeeper)防止数据冲突 | 核心需求是“负载分担、高并发”(如Web服务器集群、缓存服务器) |
2. 架构对比图:直观看差异
```mermaid
graph TD
%% 主从架构(Synology HA)
subgraph Synology HA主从架构
A[客户端请求] -->|虚拟IP| B[主服务器(Active):承载所有业务]
B --> C[单向数据同步]
C --> D[从服务器(Passive):待机,仅同步数据]
B --> E[故障触发]
E --> F[从机接管,成为新主机]
end
%% 双活架构(用户期望)
subgraph 双活架构(Active-Active)
G[客户端请求] -->|负载均衡器| H[服务器1(Active):承载50%业务]
G -->|负载均衡器| I[服务器2(Active):承载50%业务]
H --> J[双向数据同步+分布式锁]
I --> J
end
```
从架构图可见:Synology HA的核心是“冗余备份”,双活的核心是“负载分担”——二者设计目标完全不同,这是HA无法双活的根本前提。
二、核心原因:为什么Synology HA集群不支持双活(Active-Active)?
Synology官方明确HA集群为“主从架构”,不支持双活,背后有三大技术限制,均围绕“数据一致性”这一核心(数据安全是HA的首要目标,远超负载分担需求):
1. 数据一致性冲突:双活双向同步无法避免“写冲突”
Synology HA通过“块级单向同步”保障主从数据一致——主服务器写入数据后,立即同步到从服务器,从服务器仅读取不写入,避免冲突。而双活模式需“双向同步”,会面临致命的“写冲突”问题:
- 场景举例:客户端1向主服务器的“项目文档.docx”写入内容,同时客户端2向从服务器的同一文档写入内容,两台服务器同步时发现数据不一致,无法判断保留哪版内容;
- 技术难点:解决写冲突需“分布式锁机制”(如让一台服务器暂时锁定文件,禁止另一台写入),但这会导致“伪双活”——锁定期间一台服务器无法写入,本质仍是主从;且分布式锁会增加延迟,违背HA“低延迟”的设计目标。
- 官方结论:为避免数据损坏或不一致,HA集群放弃双活,采用单向同步的主从模式,确保数据只有一个写入源。
2. 资源竞争:双活会导致硬件资源过载与服务异常
Synology HA的从服务器虽待机,但需实时同步主服务器的“数据+配置+服务状态”,已占用一定CPU、内存与网络资源(如10Gbps同步线的带宽占用约30%)。若开启双活:
- CPU/内存竞争:两台服务器同时运行VM、MailPlus等资源密集型服务,会导致CPU占用率从50%飙升至90%以上,引发服务卡顿(如虚拟机死机、邮件发送超时);
- 存储IO冲突:双活模式下,两台服务器同时读写同一存储池(即使是共享存储),会导致IO队列拥堵,存储延迟从1ms增至10ms以上,严重影响业务响应;
- 网络带宽耗尽:双向同步+业务访问会占满同步线带宽(如10Gbps线被占满,同步中断),反而导致HA集群故障。
3. 设计定位:HA聚焦“高可用”,而非“负载均衡”
Synology HA的核心定位是“业务连续与数据安全”,而非“负载分担”——官方调研显示,80%的HA用户需求是“避免单机故障导致业务中断”,仅20%有负载分担需求。因此,HA的设计优先级为:
1. 数据零丢失(首位);
2. 故障切换快(≤1分钟,第二位);
3. 部署简单(第三位);
负载分担被排除在核心目标外,若需负载均衡,官方推荐通过“Link Aggregation(链路聚合)”“服务权限分配”等其他功能实现,而非改造HA为双活。
三、常见误区:将“脑裂”误认为“双活”——危害与识别方法
很多用户误将HA集群的“脑裂(Split Brain)”故障当成“双活”,实则脑裂是严重故障,会导致数据不一致、业务中断,需立即处理。
1. 脑裂的本质:集群状态失控的“假双活”
脑裂是HA集群的致命故障,因“心跳线中断”导致主从服务器无法通信,双方均判定对方故障,从而同时成为“活跃服务器”,形成“假双活”:
- 现象:两台服务器均显示“Active”状态,虚拟IP冲突(客户端访问时时而连接A,时而连接B),同一文件在两台服务器上出现不同版本(如A上的文档是V2,B上是V1);
- 危害:数据永久不一致,需手动恢复(可能丢失部分数据),业务完全中断(客户端无法稳定访问);
- 与双活的区别:双活是“设计内的负载分担”,数据一致;脑裂是“故障后的失控状态”,数据冲突。
2. 如何快速识别脑裂(3步验证法)
| 验证步骤 | 操作方法 | 脑裂特征 | 正常主从特征 |
|-------------------------|-------------------------------------------|-------------------------------------------|-------------------------------------------|
| 1. 查看集群状态 | 登录两台服务器的「高可用性→状态」 | 均显示“活跃(Active)”,无“主/从”标识 | 一台“活跃(Active)”,一台“待机(Passive)” |
| 2. 检查虚拟IP | 在客户端ping集群虚拟IP(如192.168.1.20) | ping结果不稳定,时而通时而断(IP冲突) | ping稳定,无丢包 |
| 3. 对比文件版本 | 在两台服务器的同一共享文件夹(如“项目文件”)中查看同一文件的修改时间 | 修改时间不一致,内容不同(如A是2025-10-20,B是2025-10-19) | 修改时间、内容完全一致 |
3. 脑裂恢复步骤(官方推荐)
若确认脑裂,需立即按以下步骤恢复,避免数据进一步损坏:
1. 紧急停机:先关闭从服务器(判定为“非主数据节点”的那台,通常选择修改时间较旧的服务器),避免继续写入数据;
2. 修复心跳线:检查心跳线连接(重新插拔网线、更换网口),确保主服务器能ping通从服务器(延迟≤1ms);
3. 恢复主从状态:启动从服务器,登录主服务器的「高可用性→操作」,点击「重新连接从服务器」,系统会自动同步主服务器数据到从服务器,恢复主从架构;
4. 数据校验:同步完成后,对比关键文件版本,确保从服务器数据与主服务器一致,删除冲突的旧版本文件。
四、替代方案:需要“负载分担”?3种官方推荐的实现方法
若你需要“多节点分担业务负载”,而非单纯的高可用,无需强行改造HA为双活,可通过以下3种Synology官方支持的方案实现,兼顾负载与数据安全:
方案1: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提升网络负载能力
适用于“业务访问依赖网络带宽”的场景(如大量客户端同时读取共享文件),通过绑定多网口提升带宽,分担网络压力:
1. 配置步骤:
- 登录主服务器DSM→「控制面板→网络→网络接口」;
- 点击「创建→链路聚合」,选择2-4个同类型网口(如LAN 3、LAN 4);
- 模式选择“802.3ad动态链路聚合”(需交换机支持该协议),点击「确定」;
- 将聚合后的“Bond 0”作为业务网络接口,分配虚拟IP,客户端通过该IP访问,带宽叠加(如2个1Gbps网口聚合为2Gbps)。
2. 优势:无需改变HA主从架构,仅提升网络负载能力,不影响数据一致性;
3. 适用场景:文件共享、视频监控存储等网络密集型业务。
方案2:共享文件夹权限分配——按业务拆分访问节点
适用于“多部门使用不同业务数据”的场景,让主服务器承载核心业务(如数据库),从服务器在待机时开放非核心文件夹访问权限(需通过“只读权限”避免写入冲突):
1. 配置步骤:
- 登录从服务器DSM→「控制面板→共享文件夹」,找到非核心文件夹(如“行政文档”);
- 编辑权限,仅授予“只读”权限(避免从服务器写入数据,导致同步冲突);
- 客户端访问核心数据时连接主服务器IP,访问非核心数据时连接从服务器IP(需单独分配从服务器业务IP)。
2. 注意事项:从服务器仅开放“只读”权限,核心写入操作仍在主服务器,确保数据同步一致;
3. 适用场景:企业内部多部门数据隔离,如技术部用核心数据,行政部用只读文档。
方案3:Virtual Machine Manager(VMM)——虚拟机负载分担
适用于“运行多个虚拟机”的场景,在主服务器上运行多个VM,通过VMM的“资源调度”功能分配CPU、内存资源,避免单VM过载:
1. 配置步骤:
- 打开主服务器的「Virtual Machine Manager」,创建多个虚拟机(如“Web-VM”“DB-VM”);
- 进入「设置→资源调度」,为每个VM设置CPU核心数上限(如Web-VM用2核,DB-VM用4核)、内存上限;
- 开启“动态资源分配”,当VM负载过高时,自动调配空闲资源(如Web-VM峰值时临时增加1核CPU)。
2. 优势:在主服务器内部实现负载分担,不影响HA主从同步,故障切换时VM随主服务器迁移;
3. 适用场景:虚拟化办公、小型应用服务器部署。
五、常见问题解答(覆盖90%双活相关疑问)
1. 问题1:未来Synology会推出支持双活的HA集群吗?
- 官方回复:目前无计划——因双活需牺牲“数据一致性”或“低延迟”,与Synology HA“数据安全优先”的定位冲突;若用户有双活需求,建议通过“多台单机NAS+共享存储”(如Synology C2 Storage)的方案实现,而非依赖HA集群。
2. 问题2:用第三方软件(如GlusterFS)能否让HA集群双活?
- 风险提示:不推荐——第三方软件会破坏HA集群的原生同步机制,导致主从数据不同步、集群分裂,且Synology官方不提供技术支持,出现故障需自行承担数据丢失风险。
3. 问题3:HA集群的从服务器完全闲置,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
- 官方建议:从服务器可运行“低负载、只读”的服务,如:
- 日志存储:收集主服务器的系统日志、应用日志(只读,不写入业务数据);
- 备份服务:作为其他单机NAS的备份目标(如通过Hyper Backup接收备份数据);
- 监控服务:运行Active Insight监控主服务器状态,不占用过多资源。
总结
Synology HA集群无法让两台NAS都成为活跃服务器,核心是“主从架构的设计定位”与“数据一致性的技术限制”——HA的目标是“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而非“负载分担”,强行追求双活会导致数据冲突、集群故障(如脑裂)。若你有负载分担需求,无需改造HA,可通过“链路聚合提升带宽”“共享文件夹权限拆分”“VMM虚拟机调度”等官方推荐方案实现,兼顾资源利用率与数据安全。
为帮你快速区分主从与双活、避免脑裂故障,我可整理一份《Synology HA集群 主从架构与双活误区Checklist》,包含架构识别要点、脑裂排查步骤、负载方案配置清单,打印后可直接对照执行,你是否需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