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ology意外移除硬盘如何修复存储池?DSM全版本(6.2-7.2.1)实操指南


在使用Synology NAS管理存储池时,有时会因误操作(如扩充存储时拔错硬盘、清洁设备时误碰硬盘)导致硬盘意外移除,此时存储池会因缺少硬盘进入“已降级”状态——虽不影响现有数据访问,但会失去数据保护能力,需及时修复。不过,修复存储池有明确前提:仅适用于带数据保护的RAID类型(如RAID 1、RAID 5、RAID 6、RAID 10、RAID F1及至少2块硬盘组成的SHR),单盘存储或RAID 0无修复功能。本文将按DSM版本(6.2及以下、7.0-7.2、7.2.1及以上)拆解修复步骤,详解每个操作细节,同时说明修复时间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帮您高效恢复存储池正常状态。



一、前提认知:明确2个核心前提,避免修复操作无效


在开始修复前,需先确认两个关键条件——这直接决定能否顺利修复存储池,避免白忙活。


1. 前提1:存储池必须支持数据保护(仅特定RAID类型可修复)

Synology存储池修复功能仅针对“有数据冗余”的RAID配置,以下是支持与不支持的类型对比:


| 类别                | 支持修复的RAID/存储类型                          | 不支持修复的RAID/存储类型                  | 核心原因                                  |

|---------------------|-------------------------------------------------|-------------------------------------------|-------------------------------------------|

| 能否修复            | RAID 1、RAID 5、RAID 6、RAID 10、RAID F1、2盘及以上SHR | 单盘存储、RAID 0(无数据保护)            | 支持类型有数据冗余,可通过剩余硬盘恢复;不支持类型无冗余,移除硬盘即丢失数据 |


若您的存储池属于“不支持修复”类型,意外移除硬盘后需先通过数据备份恢复数据,再重新创建存储池,无法按本文方法修复。


2. 前提2:意外移除的硬盘需完好且重新装回

修复的核心逻辑是“将误拔的完好硬盘重新接入NAS,让存储池识别并恢复阵列”,因此需满足:

- 硬盘无物理损坏(如拔插时未磕碰、无磁头故障),重新装回后NAS能正常识别;

- 必须装回“原意外移除的硬盘”——若用新硬盘替换,需按“更换故障硬盘”流程操作,而非本文的“修复存储池”(新硬盘无原阵列数据,无法直接修复)。



二、分版本实操:按DSM版本拆解修复步骤,精准适配不同系统


Synology不同DSM版本的存储池修复路径存在差异,需按当前使用的版本选择对应步骤,确保操作无误。


1. 版本1:DSM 7.2.1及以上(最新版本,步骤最简化)

DSM 7.2.1及以上对存储池修复功能做了优化,无需额外“停用/激活硬盘”,直接装回硬盘即可修复,步骤如下:


步骤1:将意外移除的硬盘装回NAS

- 若NAS支持热插拔(如DS923+、RS822+,可在产品规格页确认):无需关机,直接将硬盘对准原插槽插入,听到“咔嗒”声说明安装到位,等待10-20秒让NAS识别硬盘;

- 若NAS不支持热插拔:先登录DSM系统,点击右上角“关机”按钮选择“关机”,待指示灯完全熄灭后断开电源,将硬盘装回原插槽,再重新通电开机。


步骤2:进入存储管理器找到降级的存储池

1. 登录DSM系统,在桌面打开“存储管理器”套件(图标为硬盘样式,位于常用工具区);

2. 在左侧导航栏点击“存储”选项(DSM 7.2.1新增“存储”入口,整合原“存储池”功能);

3. 在“存储”列表中,找到状态为“已降级”的存储池(系统会用黄色感叹号标记),点击该存储池名称选中。


步骤3:启动存储池修复流程

1. 选中“已降级”的存储池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更多操作”图标(通常为三个点或齿轮样式,对应官方文档中的“1.png”图标);

2.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修复”选项,系统会弹出“修复存储池”确认窗口;

3. 窗口中会自动识别“重新装回的硬盘”(显示硬盘型号、序列号,与原移除硬盘一致),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

4. 系统开始执行修复操作,存储池状态会从“已降级”变为“正在修复”,此时可在“存储”列表中查看修复进度(如“30%”)。


步骤4:等待修复完成并验证状态

- 修复完成后,存储池状态会自动变为“正常”,说明硬盘已重新加入阵列,数据保护功能恢复;

- 验证:点击存储池名称,进入“详情”页面,查看“RAID组件”,确认所有硬盘状态均为“正常”,无“已移除”标记。



2. 版本2:DSM 7.0-7.2(中间版本,需额外“停用-激活”硬盘)

DSM 7.0-7.2版本修复存储池时,需先对重新装回的硬盘执行“停用-激活”操作,确保NAS正确识别,步骤如下:


步骤1:装回意外移除的硬盘(同版本1步骤1)

- 热插拔或关机装回硬盘,确保硬盘物理安装到位。


步骤2:进入HDD/SSD列表停用目标硬盘

1. 打开“存储管理器”,在左侧导航栏点击“HDD/SSD”,进入硬盘管理列表;

2. 在列表中找到“刚装回的硬盘”——通常显示“已连接”状态,点击该硬盘名称选中;

3. 点击硬盘列表上方的“操作”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停用硬盘”;

4. 弹出确认窗口,勾选“我确认要继续”,点击“确定”;

5. 输入当前DSM管理员密码(验证权限),点击“提交”,硬盘状态会从“已连接”变为“已停用”。


步骤3:激活硬盘(2种方法任选)

停用后需重新激活硬盘,让NAS重新识别并关联存储池,两种激活方式按需选择:

- 方法1:物理拔插硬盘(推荐,无需重启):

1. 若支持热插拔:直接将“已停用”的硬盘从插槽中轻轻拔出(拔到一半停1秒,再完全拔出);

2. 等待5秒后,将硬盘重新插入原插槽,听到“咔嗒”声后,等待10秒,硬盘状态会恢复为“已连接”。

- 方法2:重启NAS(适合不支持热插拔的型号):

1. 登录DSM,点击右上角“关机”→“重启”,等待NAS重启完成(约2-3分钟);

2. 重启后进入“HDD/SSD”列表,确认目标硬盘状态为“已连接”。


步骤4:修复降级的存储池

1. 进入“存储管理器”→“存储”,找到“已降级”的存储池;

2. 点击存储池右上角的“更多操作”图标,选择“修复”;

3. 在弹窗中确认目标硬盘(刚激活的硬盘),点击“确定”,启动修复流程;

4. 等待修复完成,存储池状态变为“正常”即修复成功。



3. 版本3:DSM 6.2及以下(旧版本,路径在“存储池”标签页)

DSM 6.2及以下版本无“存储”整合入口,修复操作需在“存储池”标签页完成,步骤如下:


步骤1:装回意外移除的硬盘(同前序版本)

- 热插拔或关机装回,确保硬盘被NAS识别(进入“HDD/SSD”列表确认状态为“正常”)。


步骤2:找到降级的存储池

1. 打开“存储管理器”,点击顶部“存储池”标签页,进入存储池列表;

2. 找到状态为“已降级”的存储池(黄色感叹号标记),点击该存储池选中。


步骤3:启动修复并选择目标硬盘

1. 点击存储池列表上方的“操作”下拉菜单,选择“修复”;

2. 弹出“修复存储池”向导窗口,系统会列出“可用于修复的硬盘”——选择“刚装回的意外移除硬盘”(通过序列号确认,避免选错);

3. 点击“下一步”,系统会显示修复预览(如存储池名称、目标硬盘、修复后RAID状态);

4. 确认无误后点击“应用”,系统开始修复存储池,进度会在存储池列表中实时显示。


步骤4:验证修复结果

- 修复完成后,存储池“状态”会从“已降级”变为“正常”;

- 点击存储池“编辑”按钮,查看“RAID配置”,确认所有硬盘均处于“活跃”状态,无“缺失”标记。



三、关键补充:修复时间影响因素与3个核心注意事项


修复存储池的耗时并非固定,且操作中有多个细节需规避,否则可能导致修复失败或数据风险。


1. 存储池修复时间:受3个因素影响,提前做好时间规划

根据Synology官方说明,修复时间无固定标准,主要取决于以下3点,可据此预估耗时:

- 存储池容量:容量越大,修复时间越长——1TB存储池约需1-2小时,4TB约需4-6小时,10TB及以上可能需10小时以上;

- RAID类型:不同RAID计算冗余的复杂度不同——RAID 1(双盘镜像)修复最快,RAID 6(双盘冗余)因需计算双重校验,耗时比RAID 5多30%-50%;

- 硬盘速度与系统负载:机械硬盘(HDD)修复速度慢于固态硬盘(SSD);若修复时NAS正运行大文件传输、视频转码等高负载任务,修复时间会延长(建议在空闲时段修复)。


2. 注意事项1:修复期间禁止断电或拔插硬盘

修复过程中,存储池正重新同步数据与校验信息,若突然断电或拔插硬盘:

- 轻则导致修复中断,重启后需重新开始(之前耗时作废);

- 重则损坏存储池元数据,甚至让“已降级”状态变为“崩溃”,增加数据恢复难度。

建议修复前确保NAS连接UPS(不间断电源),并关闭非必要套件(如Synology Drive同步、Plex转码)。


3. 注意事项2:必须装回“原意外移除的硬盘”

若误将“新硬盘”或“其他硬盘”装回,而非原意外移除的硬盘:

- 系统会提示“硬盘不匹配”,无法启动修复;

- 若强行选择新硬盘,会导致存储池数据覆盖风险(新硬盘无原阵列数据,修复后可能丢失部分文件)。

装回前需核对硬盘序列号(硬盘标签或DSM“HDD/SSD”列表中查看),确保与原移除硬盘一致。


4. 注意事项3:修复后检查数据完整性

修复完成不代表数据100%安全,建议做一次简单校验:

- 打开“File Station”,查看存储池中的关键文件(如常用文档、视频),确认能正常打开;

- 若有备份任务(如Hyper Backup),可执行一次“校验备份”,确保数据无损坏。



四、常见问题解答(FAQ):解决修复过程中的高频问题


在实际修复中,可能遇到“修复后仍降级”“硬盘无法识别”等问题,以下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1. Q:按步骤装回硬盘,修复时却找不到目标硬盘,怎么办?

A:分3步排查:

1. 进入“HDD/SSD”列表,确认硬盘状态——若显示“未初始化”,说明硬盘未被阵列识别,需先重启NAS;

2. 若状态为“故障”,可能是硬盘在拔插过程中受损,需将硬盘通过SATA转USB连接电脑,用硬盘工具(如SeaTools)检测健康状态;

3. 若硬盘完好,进入“存储管理器”→“存储池”→“操作”→“重新扫描”,让系统重新识别硬盘。


2. Q:修复完成后,存储池状态还是“已降级”,怎么处理?

A:大概率是“硬盘未完全同步”,可按以下操作:

1. 等待30分钟后刷新存储管理器(点击页面右上角“刷新”图标),查看状态是否变化——大容量存储池可能存在“修复完成但状态未更新”的延迟;

2. 若仍为降级,进入存储池“详情”→“RAID组件”,查看是否有其他硬盘显示“异常”,若有,需按“意外移除”流程修复该硬盘;

3. 若所有硬盘均正常,重启NAS后再次查看,通常可恢复正常状态。


3. Q:误将“原硬盘”与“新硬盘”一起装回,存储池显示“多块硬盘异常”,如何处理?

A:先移除新硬盘,再修复原硬盘:

1. 若支持热插拔,直接拔出新硬盘;若不支持,先关机拔出新硬盘再开机;

2. 进入“存储管理器”,确认存储池仅因“原硬盘移除”显示降级(无其他异常);

3. 按对应DSM版本的步骤,修复原硬盘即可——新硬盘需在存储池正常后,按“扩充存储池”流程添加,而非直接装回。



总结


Synology意外移除硬盘后的存储池修复,核心是“装回原硬盘+按DSM版本选对步骤”——DSM 7.2.1及以上步骤最简化,7.0-7.2需额外停用激活硬盘,6.2及以下需在“存储池”标签页操作。关键是提前确认存储池支持数据保护,修复时避免断电与误拔,同时预估好修复时间。


若您在修复中遇到“存储池崩溃”“硬盘故障”等复杂问题,可参考Synology官方文档(https://kb.synology.cn/zh-cn/DSM/tutorial/How_do_I_repair_storage_pool_with_accidentally_removed_drive)获取型号适配细节,或通过Synology账户创建支持请求,获取官方技术支持。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Synology意外移除硬盘修复存储池checklist,包含各DSM版本关键步骤、前提确认项、注意事项及故障排查点,方便你实操时对照执行,避免遗漏关键操作?

Synology意外移除硬盘如何修复存储池?DSM全版本(6.2-7.2.1)实操指南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 ·

    Synology 无法访问共享文...

  • ·

    Synology NAS Win...

  • ·

    如何用 DiXiM Media ...

  • ·

    Synology DSM常规设置...

  • ·

    Active Backup fo...

  • ·

    Synology NAS打开Of...

  • ·

    Synology Migrati...

  • ·

    Synology Office多...

相关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咨询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