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或个人IT环境中,虚拟机、物理服务器、计算机等多设备的数据保护往往需要多个工具配合,操作复杂且效率低。而Synology的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作为全面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可通过单一控制台统一管理虚拟机、物理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计算机及Mac的备份任务,还能借助增量备份、重复数据删除等功能节省存储与时间。本文结合Synology官方快速入门指南,从“基础认知-准备工作-分设备实操-工具使用”四个维度,帮你快速上手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实现多设备数据安全保护。
一、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基础认知
在开始操作前,需先明确工具的核心定位与核心优势,判断是否匹配自身数据保护需求:
1. 什么是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是Synology推出的一站式数据保护工具,支持在DSM系统的Synology NAS上运行,核心能力是统一管理多类型设备的备份与还原:
- 支持设备类型:覆盖Windows/macOS计算机、物理服务器(Windows/Linux)、文件服务器(SMB/rsync协议)、虚拟机(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Synology VMM);
- 管理方式:通过单一控制台(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主界面)设置备份任务、监控进度、执行还原,无需切换多个工具;
- 存储格式:依赖Btrfs文件系统实现重复数据删除与增量备份,需确保NAS的存储池为Btrfs格式(非EXT4)。
2. 为什么选择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相比传统备份工具,它的核心优势集中在“效率、便捷、安全”三大维度:
- 无设备数量限制:可对不限数量的计算机、服务器、虚拟机执行备份,无需额外付费扩容;
- 存储与时间优化:通过增量备份(仅备份变化数据)和重复数据删除(删除多设备中的重复文件),减少50%以上的存储占用与备份时间;
- 异地灾备支持:可提前将备份数据复制到异地Synology NAS,若生产站点故障,能快速从异地NAS还原数据;
- 多场景还原:支持“整设备裸机还原”“精细文件级还原”“虚拟机即时还原”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故障场景需求。
二、启动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前的核心准备
启动工具前需完成3项关键准备,避免因环境不达标导致任务失败,具体要求如下:
1. 存储与硬件要求(必核项)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对NAS的存储格式、硬件配置有明确要求,需逐一满足:
- 文件系统:必须使用Btrfs文件系统的存储池(EXT4不支持重复数据删除与增量备份核心功能);
- 硬件配置:建议NAS至少配备4GB RAM(内存不足会导致备份卡顿),且避免为共享文件夹设置配额(重复数据删除机制会受配额限制);
- 存储容量:需根据备份设备的数据量计算理想存储大小(公式参考:单设备数据量×设备数量×增量系数1.2),例如3台各500GB数据的计算机,建议预留1800GB(500×3×1.2)存储;
- 特殊限制:计算机、Mac、物理服务器、虚拟机的备份任务不支持加密共享文件夹,需选择非加密文件夹作为备份目的地。
2. 确认设备兼容性
提前确认待备份设备是否在支持范围内,避免后续无法创建任务:
| 设备类型 | 支持系统/协议 | 关键要求 |
|----------------|----------------------------------------|-----------------------------------|
| 计算机/Mac | Windows 7及以上、macOS 10.13及以上 | 需安装Active Backup代理程序 |
| 物理服务器 | Windows Server、Linux(deb/rpm架构) | 需安装快照驱动与代理程序 |
| 文件服务器 | SMB协议、rsync协议 | 需知道服务器地址与管理员账号密码 |
| 虚拟机 | 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 | 需提前添加Hypervisor(管理程序) |
3. 激活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套件
首次启动套件时需激活,才能获取完整功能与更新,步骤如下:
1. 登录Synology NAS的DSM管理界面,在「套件中心」搜索“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确认已安装(未安装则点击「安装」);
2. 双击启动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弹出“激活提示”窗口,点击「Activate」;
3. 若已注册Synology账号,直接输入账号密码登录;若未注册,点击「注册」完成账号创建后再登录;
4. 登录成功后,系统自动完成激活,提示“激活成功”,此时可正常使用所有功能(无网络时点击“ No network connection?”,可通过离线方式激活,需参考官方离线激活指南)。
三、不同设备的备份与还原实操(分场景)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针对不同设备的备份流程略有差异,以下分四大核心场景,详细拆解“添加设备-创建任务-执行还原”的完整步骤:
1. 场景1:备份与还原计算机/Mac/物理服务器
这类设备需先安装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代理程序才能建立连接,操作流程如下:
(1)备份操作:从添加设备到创建任务
1. 下载代理程序(两种方式任选):
- 方式1:访问Synology下载中心(https://www.synology.com/zh-cn/support/download),进入NAS型号对应的「桌面工具」页面,下载“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Agent”(区分Windows/macOS/Linux版本);
- 方式2:在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中操作:进入「计算机/Mac」或「物理服务器」页面,点击「添加设备」,在弹出窗口中点击「下载代理程序」,选择对应设备系统版本;
2. 安装代理程序:
- Windows/Mac:双击下载的安装包,按向导完成安装(期间需允许程序获取管理员权限);
- 物理服务器(Linux):将下载的压缩包解压到服务器,打开终端,执行命令`sudo ./install.run`安装快照驱动与代理程序(需参考压缩包内的README文件确认参数);
3. 添加设备到控制台:
- 安装完成后,设备会自动与NAS建立连接(需确保设备与NAS在同一网络);
- 回到NAS的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在「计算机/Mac」或「物理服务器」页面中,可看到已连接的设备(状态显示“在线”);
4. 创建备份任务:
- 选中目标设备,点击「创建任务」,弹出任务向导;
- 配置任务名称(如“Windows10-PC-Backup”)、备份目的地(选择Btrfs格式的共享文件夹)、备份频率(如每日20:00);
- 勾选“增量备份”“重复数据删除”(默认勾选,建议保留),点击「下一步」;
- 确认任务摘要无误后,点击「应用」,系统会按设置执行备份(也可点击「立即备份」手动触发首次备份)。
(2)还原操作:分“整设备”与“精细文件”两种方式
- 方式1:整台设备还原(裸机还原)
适用于设备系统崩溃、硬盘损坏等场景,需创建恢复介质:
1. 在正常计算机上下载“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Recovery Tool”(从Synology下载中心的「桌面工具」获取);
2. 运行工具,选择“创建恢复介质”,插入U盘(建议≥8GB),按提示制作恢复U盘;
3. 将恢复U盘插入待还原设备,开机从U盘启动,进入“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恢复向导”;
4. 向导中选择NAS的IP地址,找到对应设备的备份版本,选择“整设备还原”或“特定存储空间还原”,等待还原完成后重启设备。
- 方式2:精细文件/文件夹还原(用Portal)
适用于误删单个文件/文件夹的场景,通过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Portal操作:
1. 在任意设备浏览器中输入“NAS的IP地址:6007”(默认端口),登录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Portal(使用DSM管理员账号);
2. 在左侧选择目标设备与备份版本,右侧浏览文件目录,找到需还原的文件/文件夹;
3. 右键点击选择「还原」(恢复到原始路径,会覆盖同名文件)或「下载」(保存到本地设备),等待操作完成。
2. 场景2:备份与还原文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如SMB/rsync协议的服务器)无需安装代理程序,直接通过协议连接即可,步骤如下:
(1)备份操作:添加服务器+创建任务
1. 添加文件服务器:
- 进入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的「文件服务器」页面,点击「添加服务器」;
- 选择服务器类型(SMB或rsync),输入服务器地址(如192.168.1.20)、管理员账号与密码,点击「下一步」;
- 系统验证连接成功后,服务器会显示在「文件服务器」列表中(状态为“在线”);
2. 创建备份任务:
- 选中已添加的文件服务器,点击「创建任务」;
- 选择需备份的共享文件夹(如SMB服务器的“Data”文件夹),设置备份频率、目的地;
- 勾选“增量备份”(仅备份变化文件),点击「应用」完成任务创建。
(2)还原操作:通过Portal精细还原
1. 登录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Portal,左侧选择目标文件服务器与备份版本;
2. 右侧找到需还原的文件/文件夹,右键选择「还原到原始位置」或「复制到其他路径」;
3. 若需分配还原权限,可在NAS的「控制面板→应用程序权限→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中,为不同用户设置“还原”“下载”权限。
3. 场景3:备份与还原虚拟机(VMware vSphere/Hyper-V)
虚拟机备份需先添加Hypervisor(管理程序),支持即时还原以减少停机时间,步骤如下:
(1)启动前额外准备
- 确保NAS的备份目的地与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安装目录至少有8GB可用空间;
- 确认虚拟机已在VMware vSphere或Microsoft Hyper-V中正常运行,且NAS能访问虚拟机所在网络。
(2)备份操作:添加Hypervisor+创建任务
1. 添加Hypervisor:
- 进入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的「虚拟机」页面,选择「VMware vSphere」或「Microsoft Hyper-V」;
- 点击「管理Hypervisor→添加」,输入Hypervisor的服务器地址、管理员账号密码,点击「验证」;
- 验证通过后,Hypervisor会显示在列表中,下方会自动加载关联的虚拟机;
2. 创建备份任务(三种方式任选):
- 方式1:选中单台或多台虚拟机(按Shift/Ctrl键多选),点击「创建任务」;
- 方式2:进入「虚拟机→任务列表」,点击「创建→vSphere任务/Hyper-V任务」;
- 配置任务名称、备份频率、保留版本数量,勾选“重复数据删除”,点击「应用」。
(3)还原操作:支持即时还原与完整还原
- 方式1:即时还原(快速恢复服务)
适用于虚拟机故障需紧急恢复的场景,数秒内即可启动:
1. 在「虚拟机」页面找到目标虚拟机,点击「还原→即时还原」;
2. 选择还原平台(如“还原到VMware vSphere”或“即时还原到Synology VMM”);
3. 按提示完成配置,虚拟机将直接从压缩的备份文件启动(I/O性能略受限,适合临时使用)。
- 方式2:完整虚拟机还原(保证I/O性能)
适用于长期使用,需将备份转换为完整虚拟机:
1. 点击「还原→完整虚拟机还原」,选择备份版本;
2. 设置还原后的虚拟机名称、存储位置,点击「应用」;
3. 等待转换与还原完成(耗时取决于虚拟机大小),完成后虚拟机I/O性能与原机一致。
4. 场景4:备份与还原Linux物理服务器
Linux物理服务器需安装快照驱动与代理程序,备份流程类似Windows物理服务器,还原支持虚拟机转换:
(1)备份操作:添加设备+创建任务
1. 添加Linux设备:
- 进入「物理服务器→Linux」页面,点击「添加设备」;
- 下载对应架构的安装包(deb x64或rpm x64),解压到Linux服务器;
- 打开终端,执行`sudo ./install.run`安装快照驱动与代理程序(需按README文件操作);
- 安装完成后,设备自动显示在「Linux」列表中;
2. 创建备份任务:
- 选中设备,点击「创建任务」,配置任务名称、目的地、频率;
- 勾选“增量备份”,点击「应用」启动备份。
(2)还原操作:整设备还原与虚拟机转换
- 整设备还原:用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Recovery Tool制作恢复介质,启动Linux设备后按向导还原;
- 还原为虚拟机:在「物理服务器→Linux」页面,点击「还原→即时还原到VMware vSphere/Hyper-V」,将备份转换为虚拟机启动。
四、关键工具: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Portal 与恢复向导
除了主控制台,以下两个工具是还原操作的核心,需掌握基础使用:
1.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Portal(精细还原核心)
安装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时会自动安装Portal,无需额外部署,核心功能与使用步骤:
- 访问方式:浏览器输入“NAS_IP:6007”(默认端口,可在DSM「控制面板→网络→端口」中修改);
- 核心功能:浏览备份版本、下载文件、还原文件到原始/自定义路径;
- 权限管理:在NAS「控制面板→应用程序权限→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中,可为普通用户分配“仅查看”“下载”“还原”权限,避免误操作。
2.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Recovery Tool(整设备还原)
用于制作恢复介质,支持Windows/Linux设备的裸机还原:
- 下载路径:Synology下载中心→对应NAS型号→「桌面工具」→“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Recovery Tool”;
- 使用步骤:运行工具→选择“创建恢复介质”→插入U盘→等待制作完成→用于待还原设备启动。
五、常见注意事项(避坑关键)
1. 存储池格式不可错:必须使用Btrfs文件系统,若NAS当前是EXT4,需先备份数据,将存储池重新格式化为Btrfs(「存储管理器→存储池→删除→重新创建」);
2. 共享文件夹配额需关闭:重复数据删除机制依赖跨文件分析,设置配额会导致部分重复数据无法识别,需在「控制面板→共享文件夹」中取消配额限制;
3. 虚拟机备份空间预留:至少保留8GB可用空间,否则会提示“空间不足”导致任务失败;
4. 代理程序需及时更新:若备份任务频繁失败,可在「计算机/Mac/物理服务器」页面,选中设备点击「更新代理程序」,修复兼容性问题。
总结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的核心价值在于“统一管理多设备备份”,通过前期确认存储与硬件要求、中期按设备类型创建任务、后期灵活选择还原方式,可实现从“单设备保护”到“全IT环境防护”的升级。无论是企业的虚拟机与服务器,还是个人的计算机与Mac,都能通过这套工具高效保障数据安全。
为了帮你快速核对操作步骤,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份《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 全设备操作 Checklist》,包含“准备工作必核项”“分设备备份/还原步骤要点”“工具使用速查”,打印后可直接对照操作,避免遗漏关键环节,你是否需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