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多台Synology NAS部署Hyper Backup任务时,“分散查看备份状态”是低效痛点——传统方式需逐一登录每台NAS的DSM界面,才能确认Hyper Backup任务是否成功、存储使用是否超标,耗时且易遗漏异常。而Synology Active Insight网页门户的“保护-Hyper Backup”页面,以卡片视图集中展示所有监控主机的Hyper Backup信息,不仅能直观查看每台NAS的备份覆盖范围、存储消耗,还能快速定位失败或暂停的任务,大幅减少多设备备份管理时间。本文结合Synology官方指南,从页面概览、核心信息解读、实操步骤到问题排查,全面拆解该页面的使用方法,帮你高效掌控多NAS备份全局。
一、Active Insight“保护-Hyper Backup”页面概览
在深入操作前,需先明确页面的访问路径、核心结构与价值,建立整体认知,为后续细节解读奠定基础:
1. 页面访问路径与基础定位
- 访问方式:登录Synology Active Insight网页门户(https://active-insight.synology.com)→ 点击顶部导航栏「Protection」(保护)→ 选择「Hyper Backup」选项,即可进入页面;
- 核心定位:作为“多NAS Hyper Backup任务的集中监控中心”,替代传统的单设备登录查看模式,支持10台以上NAS的备份信息统一管理;
- 数据同步逻辑:页面数据每15分钟自动同步一次(可手动点击右上角「刷新」图标更新),确保显示的备份状态、存储使用等信息与NAS本地一致。
2. 页面核心结构:卡片视图+任务列表
页面采用“主机卡片”为核心的展示形式,每台监控主机对应一张独立卡片,卡片展开后包含“核心统计信息”与“备份任务列表”两部分,结构清晰且信息密度适中:
- 主机卡片(折叠状态):显示主机名称、型号、管理员账号、最后更新时间,以及“备份共享文件夹数量/应用数量”“总存储使用量”等关键指标,快速判断该主机备份概况;
- 主机卡片(展开状态):点击卡片右上角的“˅”图标,可展开该主机的所有Hyper Backup任务列表,显示任务名称、状态、目的地、时间信息,支持进一步查看详情。
3. 页面核心价值:3大效率提升点
相比单设备管理,该页面的核心优势集中在“集中化、可视化、高效化”:
- 无需多设备登录:一个界面查看所有NAS的Hyper Backup状态,避免反复切换DSM窗口;
- 异常快速定位:通过“Failed”“ Suspended”等状态标记,一眼识别异常任务,无需逐台排查;
- 存储趋势预判:显示“7天存储使用增长”,提前预警存储不足风险,避免备份中断。
二、主机卡片核心信息解读(必懂指标)
每台主机的卡片包含“备份覆盖范围”“存储使用情况”两类核心统计信息,是判断备份是否正常的基础,需精准理解每个指标的含义与参考价值:
1. 备份覆盖范围指标:共享文件夹与应用备份情况
卡片顶部以“数字/总数”的格式,直观展示备份任务的覆盖程度,核心指标如下:
- Backed up shared folders(已备份共享文件夹):如“4/4”表示该主机共4个共享文件夹,全部纳入Hyper Backup任务;若显示“8/16”,则表示16个共享文件夹中仅8个已备份,需关注未备份文件夹的合规性;
- Backed up applications(已备份应用):如“6/6”表示该主机的6个支持备份的应用(如Hyper Backup Vault、Synology Drive Server)均已纳入备份;若显示“4/4”,则说明应用备份无遗漏,无需额外配置。
2. 存储使用情况指标:监控消耗与增长趋势
存储使用是备份可持续性的关键,卡片中包含2个核心存储指标,需重点关注:
- Total destination usage(总目的地使用量):如“60.08 GB”表示该主机所有Hyper Backup任务在目的地(如远程NAS、本地USB)已占用的总存储空间,需与目的地配额对比,判断是否即将不足;
- Destination usage increased in the past 7 days(7天存储使用增长):如“12.97 GB”表示近7天备份数据新增的存储消耗,可据此预判增长趋势——若日均增长1.8GB,100GB配额仅能支撑约50天,需提前扩容。
指标解读示例(以AP-01主机为例)
以页面中“AP-01 AP Branch”主机卡片为例,核心信息解读如下:
- 主机基础信息:型号为SA3400,管理员账号为AP_JP@synology.com,最后数据更新时间为2024-01-29 12:53:26(数据时效性可确认);
- 备份覆盖:4个共享文件夹全备份、4个应用全备份(覆盖无遗漏);
- 存储风险:总使用60.08GB,7天增长12.97GB(若目的地配额为100GB,剩余空间仅能支撑约3天,需紧急扩容或清理旧版本)。
三、备份任务列表详解(状态、目的地与操作)
展开主机卡片后,“备份任务列表”是管理的核心区域,包含任务状态、目的地类型、时间信息及操作按钮,需逐一理解每个字段的作用与对应处理方式:
1. 任务状态解读(6种常见状态与处理建议)
任务状态直接反映备份是否正常,不同状态对应不同处理优先级,具体如下表:
| 任务状态 | 含义说明 | 处理建议 |
|----------|----------|----------|
| Success | 备份任务已成功完成(包含全量备份与增量备份) | 无需操作,定期关注存储增长即可 |
| Failed | 备份任务执行失败(如网络中断、目的地空间不足) | 优先处理:点击任务右侧「Event」(事件)图标,查看失败日志(如“目的地空间不足”“远程NAS连接超时”),修复后手动触发备份 |
| Failed to delete backup | 备份版本删除失败(如旧版本锁定、权限不足) | 中等优先级:登录该主机DSM→「Hyper Backup」→找到对应任务→手动删除旧版本,避免占用过多存储 |
| Suspended | 备份任务已暂停(如手动暂停、目的地断开连接) | 按需处理:若需恢复,点击任务右侧「详情」图标→选择「恢复任务」;若无需继续,可删除该任务 |
| In Progress | 备份任务正在执行(页面同步时可能短暂显示) | 勿干预:等待任务完成,期间避免重启NAS或断开目的地连接 |
| Missed | 任务未按计划执行(如NAS离线、资源占用过高) | 低优先级:检查NAS离线原因(网络、电源),修复后在「Hyper Backup」中补执行一次备份 |
2. 其他关键字段解读
除状态外,任务列表中的“目的地”“时间信息”也是管理的重要参考,需明确其含义:
- Destination(目的地类型):显示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常见类型包括「Remote NAS device」(远程NAS)、「Local folder & USB」(本地共享文件夹/USB设备)、「OpenStack Swift」(云存储),帮助快速判断备份数据的存储载体;
- Last Completed(最后完成时间):如“01/24/2024 11:20”,若时间距当前超过计划周期(如每日备份却3天未执行),需排查任务是否异常;
- Next Scheduled(下次计划时间):如“01/24/2024 11:30”,可提前确认任务是否在非业务高峰执行(如避开白天办公时段),避免影响NAS性能。
3. 任务操作按钮:详情与统计
每个备份任务右侧有2个核心操作按钮,支持进一步深入管理:
- 详情按钮(图标为“ℹ️”):点击后查看任务的详细配置,包括“备份内容(共享文件夹/应用)”“备份频率”“版本保留规则”等,用于确认任务配置是否符合需求;
- 统计按钮(图标为“”):展示该任务的“存储使用趋势图”(近30天)、“成功/失败次数统计”,帮助分析任务的长期稳定性(如近10次备份2次失败,需重点排查原因)。
四、实操步骤:3大核心操作指南
掌握页面的基础解读后,需通过实操将功能落地,以下是3个高频场景的详细操作步骤,覆盖“任务查看、异常定位、存储监控”核心需求:
1. 操作1:展开主机卡片,查看单台NAS的所有备份任务
当需要详细了解某台NAS的Hyper Backup任务明细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1. 在“保护-Hyper Backup”页面,找到目标主机卡片(可通过顶部搜索框输入“主机名”“型号”快速定位,如搜索“AP-01”);
2. 点击主机卡片右上角的“˅”折叠/展开图标(折叠状态显示“˅”,展开后显示“˄”);
3. 展开后,即可查看该主机的所有Hyper Backup任务列表,按“任务名称”“状态”“目的地”等维度快速浏览,识别是否有“Failed”“Suspended”等异常任务。
2. 操作2:定位异常任务,查看失败原因并初步处理
当页面显示某任务状态为“Failed”或“Failed to delete backup”时,需快速定位并排查原因,步骤如下:
1. 在所有主机卡片中,扫描“任务状态”列,找到标记为“Failed”的任务(状态文字为红色,醒目易识别);
2. 点击该任务右侧的「Event」(事件)图标(红色感叹号或事件日志图标),弹出“任务失败详情”窗口;
3. 查看“失败原因”描述(如“目的地共享文件夹空间不足”“远程NAS连接超时”),按原因初步处理:
- 若为“空间不足”:记录该任务的“目的地类型”(如Remote NAS device),登录目的地NAS清理旧备份或扩容;
- 若为“连接超时”:检查源NAS与目的地NAS的网络(如ping目的地IP),确保网络通畅后,在页面点击任务右侧「详情」→「重新执行备份」。
3. 操作3:监控存储使用趋势,预判扩容需求
为避免因目的地存储不足导致备份中断,需定期监控存储增长趋势,步骤如下:
1. 遍历所有主机卡片,关注“Destination usage increased in the past 7 days”(7天存储增长)指标,筛选增长过快的主机(如7天增长超过20GB);
2. 点击该主机卡片的“Total destination usage”数值(如60.08 GB),查看“存储使用明细”,了解各任务的存储占用占比(如“Daily_2016_AP2_...”任务占30GB);
3. 结合目的地总配额,计算剩余可用空间(如配额100GB,已用60.08GB,剩余39.92GB),按7天增长12.97GB推算,剩余空间仅能支撑3天,需立即联系管理员扩容或调整版本保留规则(如减少保留版本数量)。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4类高频场景)
在使用“保护-Hyper Backup”页面时,可能遇到“数据不显示”“任务状态异常”等问题,以下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覆盖90%以上实操场景:
1. 问题1:部分主机的Hyper Backup信息显示“无数据”
- 核心原因(官方明确):
1. 该主机未安装或未更新Active Insight套件(数据无法同步到门户);
2. 主机未分配Active Insight许可证(无许可证会限制数据上传);
3. 主机的Hyper Backup套件版本过低(不支持数据同步功能)。
- 解决方案:
1. 登录“无数据”主机→「套件中心→已安装」→找到“Active Insight”→点击「更新」;
2. 进入Active Insight门户→「Management→Subscription」→确认该主机已分配许可证(未分配则勾选主机并点击「分配许可证」);
3. 登录主机→「套件中心」→更新“Hyper Backup”到最新版本,等待15分钟或手动刷新页面,查看数据是否恢复。
2. 问题2:任务状态显示“Success”,但实际备份数据缺失
- 原因:页面显示的“Success”仅代表任务执行流程完成,不代表数据100%完整(如部分文件因权限问题未备份成功,但任务整体标记为成功);
- 解决方案:
1. 点击该任务右侧的「统计」按钮→查看“备份文件数”“未备份文件数”;
2. 若存在“未备份文件”,登录主机DSM→「Hyper Backup→任务→编辑」→检查“备份内容”中的文件夹权限,确保admin账号对该文件夹有“读写”权限;
3. 手动重新执行一次备份,完成后再次查看统计数据,确认未备份文件数为0。
3. 问题3:7天存储使用增长为“0 GB”,但任务正常执行
- 原因:备份任务为“增量备份”,且近7天无新增或修改数据(如备份的是静态文档文件夹),导致存储无增长;
- 解决方案:
1. 点击任务右侧的「详情」→确认“备份类型”为“增量备份”(正常设置);
2. 登录主机→查看备份文件夹是否有新数据(如无新增则无需处理,有新增则检查任务是否包含该文件夹);
3. 若有新增数据但存储无增长,重新编辑任务→确认“增量备份”已勾选,且未设置“排除新增文件”的筛选规则。
4. 问题4:无法看到某台主机的特定Hyper Backup任务
- 原因:该任务未被Active Insight监控(仅监控“多版本备份任务”,单一版本任务不显示);
- 解决方案:
1. 登录主机DSM→「Hyper Backup→任务」→确认该任务的“备份版本类型”为“多个版本”(单一版本任务不支持同步到Active Insight);
2. 若为“单一版本”,删除该任务并重新创建,选择“多个版本”,完成后等待页面同步,即可看到该任务。
六、总结
Active Insight“保护-Hyper Backup”页面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分散的备份信息集中化、可视化”——通过主机卡片快速掌握备份覆盖与存储消耗,通过任务列表精准定位异常,大幅减少多NAS备份管理的时间成本。对于管理3台以上NAS的用户,熟练掌握该页面的解读与操作,不仅能提升备份管理效率,还能提前预判存储与任务风险,确保Hyper Backup持续稳定运行。
为了帮你更快速地落地操作,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份《Active Insight Hyper Backup页面操作 Checklist》,包含主机卡片指标解读、异常任务处理步骤、存储监控要点,打印后可直接对照执行,避免遗漏关键环节,你是否需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