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懂块级 LUN:为什么它的传输需要特殊处理?
在开始传输前,需先明确块级 LUN 的特性与适用场景,避免与文件级存储混淆,导致操作失误:
1. 块级 LUN 的核心特性
- 存储单位:以 “数据块”(如 512 字节、4KB)为单位存储,不包含文件系统结构(文件系统由连接 LUN 的主机 / 虚拟机创建);
- 适用场景:多用于虚拟机存储(如 VMware、Hyper-V 的虚拟磁盘)、数据库存储(如 MySQL、SQL Server 的原始设备映射)、高性能计算场景;
- 管理方式:通过 Synology iSCSI Manager 创建 / 管理,支持 “厚分配”(预分配全部容量)和 “瘦分配”(按实际使用分配容量)两种模式。
2. 与文件级存储的关键区别(表 1)
对比维度 | 块级 LUN(如 iSCSI LUN) | 文件级存储(如共享文件夹) |
存储单位 | 数据块(无文件系统) | 文件 / 文件夹(含文件系统) |
访问方式 | 需通过 iSCSI initiator 挂载到主机 / 虚拟机 | 直接通过 SMB/NFS 协议访问 |
传输特点 | 需保持块结构完整性,不可直接复制文件 | 可直接复制 / 粘贴文件 |
适用业务 | 虚拟机、数据库、高性能读写 | 普通文件共享、照片 / 视频存储 |
3. 需传输块级 LUN 的典型场景
- NAS 硬件升级:从旧款 Synology NAS(如 DS918+)迁移块级 LUN 到新款(如 DS923+);
- 存储池扩展:原存储池容量不足,需将 LUN 迁移到新创建的大容量存储池;
- 灾备恢复:源 NAS 故障,需从备份的块级 LUN 恢复数据到备用 NAS;
- 业务拆分:将虚拟机存储的 LUN 从通用 NAS 迁移到专用存储节点。
二、块级 LUN 数据传输的 5 项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传输前需确认源 NAS(存储块级 LUN 的设备)、目标 NAS(接收数据的设备)及环境满足以下要求,避免传输失败:
1. NAS 兼容性要求
- 源 / 目标 NAS 型号:需为 Synology 支持块级 LUN 的型号(如 Plus 系列、XS 系列、RS 系列),入门级 J 系列(如 DS220j)不支持 iSCSI 块级 LUN,无法作为源 / 目标设备;
- LUN 类型兼容性:目标 NAS 需支持源 LUN 的 “分配模式”(如源为瘦分配 LUN,目标需开启 “支持瘦分配”,可在 “iSCSI Manager→设置” 中开启);
- 容量要求:目标 NAS 创建的新 LUN 容量不小于源 LUN 的已用容量(若为厚分配 LUN,需不小于源 LUN 总容量)。
2. DSM 系统版本要求
- 源 NAS 与目标 NAS 需均升级至 DSM 6.2.3 及以上版本(推荐 DSM 7.0+,修复了旧版本 LUN 兼容性问题);
- 若使用 Synology Migration Assistant 工具,需确保目标 NAS DSM 版本≥源 NAS 版本(不可跨版本降级迁移)。
3. 网络环境要求
- 带宽:推荐千兆以太网(1Gbps)及以上,万兆以太网(10Gbps)更佳,避免传输速度过慢或中断;
- 稳定性:传输期间需保持网络无丢包(通过 “ping 源 NAS IP -t” 测试,丢包率需≤0.1%);
- 连接方式:源 NAS 与目标 NAS 建议直接通过交换机连接(避免跨路由器传输,减少延迟)。
4. 数据备份要求(必须执行)
- 传输前需通过Hyper Backup套件备份源块级 LUN:
- 登录源 NAS→打开 Hyper Backup→点击 “+” 创建备份任务;
- 选择 “数据类型” 为 “iSCSI LUN”→选中目标 LUN;
- 选择备份目的地(如外接硬盘、目标 NAS 共享文件夹)→完成备份;
- 备份后需验证完整性:在备份目的地查看备份文件大小(应与源 LUN 已用容量一致),避免备份损坏。
5. 预处理要求
- 停止源 LUN 的所有读写操作:如关闭使用该 LUN 的虚拟机、断开数据库连接(避免传输时数据写入导致不一致);
- 卸载源 LUN:在连接 LUN 的主机 / 虚拟机中,通过 iSCSI initiator 断开与源 LUN 的连接(确保 LUN 处于 “未挂载” 状态)。
三、3 种块级 LUN 数据传输方法(分步操作指南)
根据场景不同,Synology 块级 LUN 数据传输主要有 3 种方法,以下均以 “源 NAS(DS918+,DSM 7.2)→目标 NAS(DS923+,DSM 7.2)” 为例,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方法 1:iSCSI Initiator 直接迁移(适用于近距离、实时传输)
该方法通过将目标 NAS 配置为 iSCSI Initiator,直接挂载源 NAS 的块级 LUN,再复制数据到目标 LUN,无需额外备份介质。
步骤 1:配置源 NAS 的 iSCSI Target(允许目标 NAS 访问)
- 登录源 NAS DSM→打开 “iSCSI Manager”;
- 切换至 “Target” 标签页→找到源 LUN 对应的 Target(如 “Target_01”)→点击 “编辑”;
- 进入 “权限” 设置→点击 “+” 添加目标 NAS 的 IP 地址(如 192.168.1.102)→设置 “访问权限” 为 “读写”;
- (可选)开启 CHAP 认证:在 “认证” 标签页→勾选 “启用 CHAP”→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增强安全性)→点击 “确定”。
步骤 2:在目标 NAS 配置 iSCSI Initiator(挂载源 LUN)
- 登录目标 NAS DSM→打开 “iSCSI Manager”→切换至 “ Initiator” 标签页;
- 点击 “发现”→输入源 NAS 的 IP 地址(如 192.168.1.101)→点击 “确定”;
- 系统会列出源 NAS 的 Target→选中目标 Target(如 “Target_01”)→点击 “连接”;
- 若源 NAS 开启 CHAP,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 “确定”;
- 连接成功后,在 “已连接的 Target” 列表中会显示源 LUN 信息(如 “LUN 0,容量 100GB”)。
步骤 3:创建目标 LUN(匹配源 LUN 属性)
- 在目标 NAS iSCSI Manager 中→切换至 “LUN” 标签页→点击 “+” 创建新 LUN;
- 选择 “LUN 类型” 为 “块级 LUN”→设置 “分配模式”(与源 LUN 一致,如 “瘦分配”);
- 选择存储池(目标 NAS 的空闲存储池)→设置 LUN 容量(≥源 LUN 已用容量,如源已用 50GB,设为 100GB);
- 命名 LUN(如 “LUN_Target_01”)→点击 “下一步”→完成创建。
步骤 4:复制源 LUN 数据到目标 LUN
- 登录目标 NAS→打开 “存储管理器”→切换至 “磁盘” 标签页→找到挂载的源 LUN(通常显示为 “iSCSI Disk 0”);
- 打开 “终端机与 SNMP”(控制面板→终端机与 SNMP)→勾选 “启用 SSH 服务”→点击 “确定”;
- 通过 PuTTY 等工具 SSH 登录目标 NAS(用户名:管理员账号,密码:对应密码);
- 执行数据复制命令(需替换路径,通过 “ls /dev/” 查看源 / 目标 LUN 设备名):
dd if=/dev/sdq of=/dev/sdr bs=1M
- 说明:if后为源 LUN 设备名(如 /dev/sdq),of后为目标 LUN 设备名(如 /dev/sdr),bs=1M为块大小(提升复制速度);
- 等待复制完成(进度可通过 “Ctrl+T” 查看),完成后执行 “exit” 退出 SSH。
步骤 5:验证与收尾
- 在目标 NAS iSCSI Manager 中→断开与源 LUN 的连接(Initiator→选中 Target→点击 “断开”);
- 挂载目标 LUN 到测试主机→检查数据完整性(如启动虚拟机、访问数据库,确认正常运行)。
方法 2:备份恢复迁移(适用于远距离、高安全性场景)
该方法先将源 LUN 备份到第三方介质(如外接硬盘、目标 NAS 共享文件夹),再在目标 NAS 恢复,避免实时传输中断风险。
步骤 1:源 NAS 备份块级 LUN(已在前提条件中执行,此处验证)
- 登录源 NAS→打开 Hyper Backup→查看备份任务状态→确认 “最后备份时间” 为近期,“状态” 为 “成功”;
- 若备份到外接硬盘,需确保硬盘已连接源 NAS 且处于 “正常” 状态。
步骤 2:在目标 NAS 创建恢复任务
- 登录目标 NAS→打开 Hyper Backup→点击 “恢复”→选择 “从现有备份恢复”;
- 选择备份来源:
- 若备份到外接硬盘:连接硬盘到目标 NAS→选择 “本地共享文件夹”→找到备份文件(如 “iSCSI_LUN_Backup.spk”);
- 若备份到目标 NAS 共享文件夹:选择 “远程共享文件夹”→输入源 NAS IP 和共享文件夹路径→验证连接;
- 选择 “恢复数据类型” 为 “iSCSI LUN”→选中需恢复的 LUN;
- 选择恢复目的地:目标 NAS 的空闲存储池→设置 LUN 容量(≥源 LUN 已用容量);
- 点击 “下一步”→勾选 “恢复后验证数据完整性”→点击 “应用” 开始恢复。
步骤 3:恢复后验证
- 恢复完成后,在目标 NAS iSCSI Manager 中查看 LUN 状态(应为 “正常”);
- 挂载目标 LUN 到原主机→测试读写功能(如复制文件到 LUN,确认可正常保存)。
方法 3:Synology Migration Assistant 迁移(适用于整机 NAS 迁移)
若需将源 NAS 所有数据(含块级 LUN、共享文件夹)整体迁移到目标 NAS,可使用官方工具 Synology Migration Assistant,简化操作流程。
步骤 1:准备工具与环境
- 在电脑上下载 Synology Migration Assistant(官网 “支持→下载中心→工具”);
- 确保源 NAS、目标 NAS、电脑在同一局域网,且目标 NAS 未创建存储池(整机迁移需清空目标 NAS 存储)。
步骤 2:运行迁移工具并连接 NAS
- 打开 Synology Migration Assistant→点击 “开始”;
- 工具会自动搜索局域网内的 Synology NAS→选中源 NAS(DS918+)和目标 NAS(DS923+)→点击 “下一步”;
- 分别输入源 NAS 和目标 NAS 的管理员账号密码→验证连接。
步骤 3:选择迁移内容与开始迁移
- 在 “迁移内容” 中勾选 “iSCSI LUN”(可同时勾选其他数据如共享文件夹);
- 选择 “迁移模式” 为 “完整迁移”(保留源 LUN 属性);
- 点击 “开始迁移”→系统会提示 “目标 NAS 数据将被覆盖”→确认后开始迁移;
- 迁移期间不可关闭工具或 NAS→等待进度条达到 100%(耗时取决于数据量)。
步骤 4:迁移后配置
- 迁移完成后,登录目标 NAS→打开 iSCSI Manager→确认块级 LUN 已存在且状态 “正常”;
- 重新配置 iSCSI Target 权限(如添加主机 IP)→挂载 LUN 测试。
四、传输后的 3 项核心验证(确保数据完整)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传输后都需通过以下 3 步验证,避免数据损坏或 LUN 不可用:
1. LUN 挂载验证
- 在测试主机(如 Windows Server)中打开 “iSCSI Initiator”;
- 输入目标 NAS IP→发现并连接目标 LUN;
- 打开 “磁盘管理”→确认 LUN 已显示为 “基本卷” 或 “动态卷”(无 “未初始化” 提示);
- 右键点击 LUN→选择 “打开”→确认可正常访问 LUN 内数据。
2. 数据完整性验证
- 文件级验证:在 LUN 中随机选择多个文件(如虚拟机.vmdk 文件、数据库备份文件),检查文件大小(与源 LUN 一致)、打开文件(无损坏提示);
- 业务级验证:启动使用该 LUN 的虚拟机,确认可正常开机;连接数据库,执行 “SELECT * FROM 表名” 查询数据(无乱码或缺失)。
3. 性能验证
- 在主机上通过 “CrystalDiskMark” 测试 LUN 读写速度:
- 顺序读 / 写速度应与目标 NAS 存储池性能匹配(如千兆网络下顺序读≥80MB/s);
- 无明显卡顿或速度波动(排除传输后 LUN 碎片问题)。
五、常见问题解答(FAQ)
Q1:块级 LUN 传输速度慢(仅 10-20MB/s),如何优化?
A:主要从 3 方面优化:
- 网络优化:更换万兆交换机与网线(Cat6 及以上),关闭源 / 目标 NAS 的 “节能模式”(控制面板→硬件与电源→禁用 “网络适配器节能”);
- 命令优化:使用方法 1 时,将 dd 命令 “bs” 参数从 1M 调整为 4M(bs=4M),减少 I/O 次数;
- LUN 优化:在源 NAS 执行 LUN 碎片整理(iSCSI Manager→LUN→右键→碎片整理),避免碎片导致读取延迟。
Q2:迁移后目标 LUN 无法挂载,提示 “LUN 格式不支持” 怎么办?
A:原因多为 LUN 分配模式不兼容:
- 登录目标 NAS→打开 iSCSI Manager→点击 “设置”→确认 “启用瘦分配 LUN” 已勾选(若源 LUN 为瘦分配);
- 若源 LUN 为厚分配,在目标 NAS 创建 LUN 时需选择 “厚分配”(避免格式不匹配);
- 若仍无法挂载,通过 Hyper Backup 重新恢复(选择 “强制覆盖 LUN 格式” 选项)。
Q3:传输过程中网络中断,如何恢复?
A:分方法处理:
- 方法 1(直接迁移):中断后需重新执行 dd 命令(需添加 “seek” 参数跳过已复制部分,避免重复覆盖,建议新手重新开始);
- 方法 2(备份恢复):在 Hyper Backup 中点击 “继续”,工具会自动从断点恢复;
- 方法 3(迁移工具):重新运行 Synology Migration Assistant,选择 “继续未完成的迁移”。
六、传输过程中的 6 项注意事项(必看)
- 禁止中断传输:无论哪种方法,传输期间不可关闭源 / 目标 NAS、断开网络或重启工具,否则会导致 LUN 损坏(需重新备份迁移);
- 避免多任务并行:传输时关闭源 / 目标 NAS 的其他高负载任务(如 RAID 修复、文件索引),避免 CPU / 内存占用过高;
- LUN 属性一致性:目标 LUN 的 “分配模式”“块大小” 需与源 LUN 一致(块大小可在 iSCSI Manager→LUN 详情中查看);
- 权限配置:迁移后需重新配置目标 LUN 的 Target 权限(如添加主机 IP、CHAP 认证),避免未授权访问;
- 旧 LUN 保留:传输完成后,源 LUN 需保留 7 天以上(确认目标 LUN 无问题后再删除,避免数据丢失);
- 日志查看:若传输失败,通过 “iSCSI Manager→日志” 和 “存储管理器→日志” 排查原因(如 “LUN 读写错误”“网络超时”)。
总结
Synology 块级 LUN 数据传输的核心是 “确保块结构完整性与数据一致性”,需根据场景选择合适方法:近距离实时传输选 iSCSI Initiator 直接迁移,远距离高安全需求选备份恢复,整机 NAS 迁移选 Synology Migration Assistant。无论哪种方法,都需严格执行 “备份→预处理→传输→验证” 流程,同时注意网络稳定性与 LUN 兼容性,才能安全高效完成块级 LUN 数据迁移,避免业务中断或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