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 文章:Synology iSCSI 存储性能问题完整排查指南:从瓶颈定位到优化落地

在企业将 Synology NAS 通过 iSCSI 服务作为 “虚拟机数据盘、数据库存储、文件服务器扩展” 时,常出现iSCSI 存储性能瓶颈—— 比如虚拟机启动耗时超 5 分钟、数据库查询延迟达数百毫秒、大文件传输速度仅 20MB/s(远低于千兆网理论值)。这些问题并非 iSCSI 技术本身缺陷,而是由 “网络架构不合理、硬件配置失衡、DSM/iSCSI 参数未优化” 等隐性瓶颈导致。根据 Synology 官方教程(https://kb.synology.cn/zh-cn/DSM/tutorial/How_can_I_troubleshoot_iSCSI_storage_performance_issues),排查核心是 “先通过工具定位瓶颈点(网络 / 硬件 / 软件),再针对性优化”,避免盲目调整配置导致性能更差。本文将覆盖 DSM 7.x/6.x 版本,详细拆解 “性能问题分类→基础环境排查→DSM 端优化→客户端适配→日志分析” 全流程,解答 “巨帧配置后性能无提升”“RAID 5 卡顿” 等高频问题,帮助用户将 iSCSI 存储性能提升至预期水平。

一、先识问题:iSCSI 存储性能差的 4 类典型表现(官方分类)

不同业务场景的性能问题表现差异显著,官方结合 “故障现象” 与 “可能瓶颈”,将其归纳为四类,可通过简单测试初步定位方向:
性能问题类型
典型业务场景表现
核心瓶颈指向
快速验证方法(官方推荐)
1. 传输速度慢
复制 40GB 虚拟机镜像到 iSCSI LUN,速度<50MB/s(千兆网环境)
网络带宽 / 硬盘性能
1. 用 DSM【资源监视器→网络】查看 iSCSI 链路吞吐量(是否<100MB/s);2. 测试本地硬盘速度(排除 NAS 硬盘瓶颈)
2. 随机 IO 延迟高
数据库(如 MySQL)运行在 iSCSI LUN 上,查询响应时间>200ms
硬盘 IOPS / 缓存配置
1. 【资源监视器→存储】查看 iSCSI LUN 的 “平均响应时间”(正常应<50ms);2. 检查是否启用 iSCSI 读写缓存
3. 并发访问卡顿
5 + 虚拟机同时读写 iSCSI 存储,出现 “IO 队列堆积”,虚拟机无响应
RAID 配置 / 会话数限制
1. 【资源监视器→存储】查看 “IO 队列长度”(持续>10 需优化);2. 【MailPlus Server→设置】查看 iSCSI 最大会话数
4. 性能波动大
上午 iSCSI 传输速度正常(90MB/s),下午骤降至 30MB/s,无明显负载变化
网络干扰 / 后台进程
1. 用ping NAS-IP -t测试网络丢包率(正常应<1%);2. 【资源监视器→进程】查看是否有高占用后台任务(如备份、杀毒)

二、分步排查:从基础环境到软件配置的全流程(官方优先级)

排查需遵循 “先排除基础瓶颈(网络 / 硬件)→再优化软件配置(DSM / 客户端)” 的顺序,避免跳过关键环节导致无效操作,每一步均需验证效果:

阶段 1:基础环境排查(最易忽略,优先操作)

网络与硬件是 iSCSI 性能的 “基石”,70% 的性能问题源于此,官方强调需重点检查以下两点:

1. 网络环境优化(iSCSI 性能的核心影响因素)

iSCSI 依赖稳定、高带宽的有线网络,WiFi 或配置不当的有线网络会直接导致性能崩塌,具体排查步骤:
  • 强制使用有线网络,禁用 WiFi:
iSCSI 不支持 WiFi(无线信号干扰会导致丢包率>5%),需确保 Windows/Linux 客户端与 NAS 均通过 CAT6 及以上网线连接交换机;
验证:Windows【设置→网络和互联网】确认 “WiFi” 已关闭,“以太网” 显示 “已连接”(速率≥1.0 Gbps)。
  • 配置 MTU 巨帧(提升吞吐量,关键优化):
默认 MTU 1500 仅支持小数据包传输,开启 MTU 9000(巨帧)可减少 TCP 握手次数,千兆网吞吐量提升 30%-50%,步骤:
① NAS 端:【控制面板→网络→网络接口】选中 iSCSI 网卡→【编辑→IPv4→高级设置】→MTU 设为 9000;
② 客户端:以管理员身份打开 CMD,执行netsh interface ipv4 set subinterface "以太网" mtu=9000 store=persistent;
③ 验证:执行ping NAS-IP -f -l 8972(8972=9000-28 字节 TCP 头部),能通说明巨帧配置生效,不通需检查交换机是否支持巨帧(家用交换机多不支持,需更换企业级交换机)。
  • 启用链路聚合(多网卡提升带宽,并发场景必备):
若 NAS 有 2 + 千兆网卡(如 DS923+、RS2423+),可配置链路聚合将带宽提升至 2Gbps,步骤:
① NAS 端:【控制面板→网络→网络接口→创建→链路聚合】;
② 勾选 2 块网卡,选择 “平衡负载(IEEE 802.3ad)”(需交换机支持 LACP),点击【应用】;
③ 重新配置 iSCSI 目标绑定到聚合接口,避免单网卡瓶颈。

2. 硬件配置排查(硬盘 / RAID 决定 IO 性能上限)

iSCSI 存储的 IOPS 与吞吐量由硬盘类型、RAID 级别直接决定,官方给出以下排查与优化建议:
  • 优先使用 SSD 或混合存储(提升随机 IO):
机械硬盘(HDD)的随机 IOPS 仅 50-100,无法满足虚拟机 / 数据库需求,建议:
① 纯 SSD 配置:将 iSCSI LUN 创建在 SSD 存储池(如 SA3600 全闪存 NAS),随机 IOPS 可达 10000+;
② 混合存储:用 SSD 做 iSCSI 缓存(【存储管理器→SSD 缓存→创建】),缓存热点数据(如虚拟机常用文件),IO 延迟可降低 60%;
验证:【资源管理器→存储】查看 iSCSI LUN 所在存储池的硬盘类型(是否含 SSD)。
  • 优化 RAID 配置(平衡性能与可靠性):
错误的 RAID 级别会严重拖累性能,官方推荐 iSCSI 存储的 RAID 选择:
RAID 级别
适用场景
性能特点
不推荐场景
RAID 0
非关键数据(如临时缓存)
性能最优(读写速度 = 单盘 × 数量)
数据库、虚拟机数据(无冗余)
RAID 10
关键业务(如数据库)
性能优秀(读速高,写速接近 RAID 0),允许 2 块硬盘故障
硬盘数量<4 块(浪费容量)
RAID 5
大容量存储(如文件服务器)
容量利用率高,允许 1 块硬盘故障
随机 IO 密集场景(写惩罚高)
排查:【存储管理器→存储池】查看 iSCSI LUN 所在存储池的 RAID 级别,若随机 IO 场景用 RAID 5,需考虑迁移至 RAID 10。



阶段 2:DSM 端 iSCSI 配置优化(软件层面释放性能)

基础环境无问题后,需针对 DSM 的 iSCSI 参数进行精细化配置,官方教程重点强调以下 4 点:

1. 优化 iSCSI LUN 配置(避免容量 / 格式瓶颈)

  • 选择合适的 LUN 类型(厚置备 vs 精简配置):
精简配置(Thin Provisioning)适合容量需求不确定的场景,但会因 “空间回收” 产生性能损耗;厚置备(Thick Provisioning)性能更稳定,适合 IO 密集场景(如数据库);
操作:创建 iSCSI LUN 时,【存储管理器→LUN→创建】选择 “厚置备”,避免勾选 “启用精简配置”。
  • 关闭不必要的 LUN 校验(减少 CPU 占用):
iSCSI LUN 默认启用 “数据校验”,会占用 10%-20% CPU 资源,Windows 客户端已自带校验,可关闭:
操作:【存储管理器→LUN】选中目标 LUN→【编辑→高级设置】→取消勾选 “启用 LUN 数据校验”→【确定】。

2. 配置 iSCSI 读写缓存(提升 IO 响应速度)

DSM 支持利用 NAS 内存为 iSCSI LUN 提供缓存,可显著降低随机 IO 延迟,官方推荐配置:
  • 虚拟机 / 数据库场景:启用 “读写缓存”(利用内存加速写入,避免频繁刷盘);
  • 文件存储场景:仅启用 “读缓存”(减少重复读取硬盘的次数);
操作:【存储管理器→LUN→编辑→高级设置→缓存设置】→选择对应缓存类型→设置缓存大小(建议为 NAS 内存的 50%,如 8GB 内存设 4GB 缓存)。

3. 调整 iSCSI 会话与队列参数(并发场景优化)

  • 增加最大并发会话数:默认 10 个会话无法满足多虚拟机需求,可提升至 64(Windows 最大支持):
操作:【控制面板→文件服务→iSCSI→设置→会话设置】→“最大并发会话数” 设为 64→【应用】。
  • 优化 IO 队列深度:针对高并发场景,可将 iSCSI LUN 的 IO 队列深度从默认 16 提升至 32(需 NAS CPU 支持):
操作:【存储管理器→LUN→编辑→高级设置→IO 队列】→“队列深度” 设为 32→【确定】(仅企业级 NAS 如 SA3600 支持)。

阶段 3:客户端配置适配(确保性能不被客户端拖累)

客户端(如 Windows 虚拟机、Linux 服务器)的 iSCSI 发起程序配置不当,会浪费 NAS 端优化的性能,官方给出以下适配步骤:

1. 启用 MPIO(多路径 IO,提升可靠性与吞吐量)

多路径 IO 可通过多网卡同时传输 iSCSI 数据,避免单路径故障导致中断,同时提升吞吐量,Windows 客户端配置:
  • 安装 MPIO 组件:【控制面板→程序→程序和功能→启用或关闭 Windows 功能】→勾选 “多路径 IO”→重启电脑;
  • 配置 MPIO:【管理工具→MPIO】→【发现多路径磁盘】→勾选 “iSCSI 设备”→【添加】;
  • 验证:【磁盘管理】右键 iSCSI LUN→【属性→多路径】→确认 “路径状态” 为 “活动”(多路径生效)。

2. 优化客户端磁盘策略(适配 iSCSI 特性)

Windows 默认磁盘策略不适合 iSCSI 存储,需调整以减少延迟:
  • 操作:【此电脑→管理→磁盘管理】右键 iSCSI LUN→【属性→硬件】→选中 iSCSI 磁盘→【属性→策略】;
  • 关键设置:
① 勾选 “启用写入缓存”(利用客户端内存加速写入,减少 iSCSI 链路交互);
② 取消勾选 “关闭设备上的写入缓存时安全删除”(iSCSI 服务支持断电保护,无需此限制);
③ 选择 “更好的性能”(而非 “更好的可靠性”,平衡性能与安全)。

3. 关闭客户端后台干扰进程

客户端运行高 IO 进程(如杀毒扫描、系统备份)会抢占 iSCSI 带宽,导致性能波动:
  • 临时关闭:Windows【任务管理器→进程】结束 “Windows Defender”“Backup Exec” 等进程;
  • 长期优化:将后台任务调度至 iSCSI 低负载时段(如凌晨 3 点),避免与业务高峰冲突。

阶段 4:高级日志分析(定位隐性性能瓶颈)

若上述优化后性能仍不达标,需通过 DSM 日志与性能监控工具定位隐性问题,官方推荐以下方法:

1. 查看 iSCSI 性能日志(获取详细 IO 数据)

  • 路径:DSM【存储管理器→LUN】选中目标 LUN→【操作→性能日志】;
  • 关键指标解读(官方标准):
① 吞吐量:千兆网环境应≥80MB/s,万兆网≥500MB/s;
② IOPS:随机读写场景应≥500 IOPS(SSD 存储池),HDD RAID 10 应≥200 IOPS;
③ 平均响应时间:正常应<50ms,超过 100ms 需排查硬盘或缓存配置。

2. 分析 DSM 系统日志(排查服务 / 进程冲突)

  • 路径:【控制面板→日志中心→日志→系统】;
  • 筛选关键词:搜索 “iSCSI”“LUN”“storage”,查看是否有 “IO 错误”“会话中断”“缓存失效” 等警告(如 “iSCSI cache disabled due to low memory” 表示内存不足导致缓存关闭,需升级 NAS 内存)。

3. 使用第三方工具测试(验证真实性能)

  • 推荐工具:CrystalDiskMark(测试顺序 / 随机读写速度)、FIO(测试 IOPS 与延迟);
  • 测试方法:在客户端对 iSCSI LUN 进行测试,对比官方性能数据(如 DS923 + 的 iSCSI SSD LUN,随机读写 IOPS 应≥1500),若差距大需重新排查瓶颈。

三、常见问题解答:高频性能问题的官方解决方案

Q1:配置 MTU 巨帧后,iSCSI 速度反而更慢,甚至出现丢包?

  • 原因:1. 中间网络设备(交换机)不支持巨帧(家用交换机多仅支持 MTU 1500);2. NAS 与客户端 MTU 不一致(如 NAS 设 9000,客户端仍 1500);
  • 解决:
    1. 更换支持 LACP 与巨帧的企业级交换机(如华为 S5720);
    1. 重新同步 MTU:客户端执行netsh interface ipv4 set subinterface "以太网" mtu=1500,NAS 端也改回 1500,先恢复稳定再逐步优化。

Q2:iSCSI LUN 用 RAID 5 配置,随机 IO 延迟高(>200ms),如何优化?

  • 原因:RAID 5 的 “写惩罚”(每次写入需计算校验值)导致随机写性能差,不适合 IO 密集场景;
  • 解决:
    1. 短期优化:为 RAID 5 存储池添加 SSD 缓存(【存储管理器→SSD 缓存→创建】),缓存热点数据,延迟可降低至 80ms 以内;
    1. 长期方案:备份 iSCSI 数据后,将 RAID 5 迁移至 RAID 10(需 4 + 块硬盘),随机 IOPS 可提升 2-3 倍。

Q3:多虚拟机并发访问 iSCSI 存储时,出现 “IO 队列堆积”,如何解决?

  • 原因:1. iSCSI 最大会话数不足(默认 10 个,无法满足多虚拟机);2. NAS CPU 性能不足,无法处理高并发 IO;
  • 解决:
    1. 提升 iSCSI 会话数:DSM【控制面板→文件服务→iSCSI→设置】将 “最大并发会话数” 设为 64;
    1. 分散 IO 负载:将高 IO 虚拟机(如数据库)迁移至独立 iSCSI LUN,避免单 LUN 承载所有负载;
    1. 升级 NAS CPU:若为可升级型号(如 RS2423+),更换更高性能 CPU(如 Intel Xeon D-1559)。

总结:iSCSI 存储性能优化的核心原则

官方教程的核心逻辑可归纳为 “三匹配”:
  1. 网络与性能需求匹配:千兆网满足中小负载,万兆网 + 巨帧满足高吞吐量需求,禁用 WiFi;
  1. 硬件与业务场景匹配:IO 密集场景用 SSD/RAID 10,容量密集场景用 HDD/RAID 5+SSD 缓存;
  1. 软件配置与两端适配:DSM 端启用缓存 / 优化会话数,客户端启用 MPIO / 调整磁盘策略,避免单方面优化。
若你需要针对 “万兆网络下的 iSCSI 优化”“Linux 客户端(如 CentOS)的 iSCSI 配置” 或 “特定 NAS 型号(如 SA3600)的性能调优” 补充细节,欢迎随时告知,我会结合官方最新技术文档提供定制化指导。
Synology iSCSI 存储性能差怎么办?延迟高 / 速度慢排查 + 优化全指南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 ·

    Synology 无法访问共享文...

  • ·

    Synology NAS Win...

  • ·

    如何用 DiXiM Media ...

  • ·

    Synology DSM常规设置...

  • ·

    Active Backup fo...

  • ·

    Synology NAS打开Of...

  • ·

    Synology Migrati...

  • ·

    Synology Office多...

相关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咨询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