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懂HA集群:为什么需要仲裁服务器?


在深入仲裁服务器前,需先明确Synology高可用集群的基础逻辑,理解“脑裂”风险的根源:


1. Synology高可用(HA)集群的核心定义

Synology HA集群由两台相同型号的NAS节点(称为“集群节点”)组成,分为两种角色:

- Active节点:承载实际业务(如文件共享、iSCSI服务、应用套件),对外提供存储服务;

- Standby节点:实时同步Active节点的数据与配置,当Active节点故障时,自动切换为Active角色,确保业务不中断。 

集群依赖节点间的“心跳通信”(通过专用心跳线或局域网)维持状态同步。


2. 致命风险:HA集群的“脑裂”问题

当两台节点间的心跳通信中断(如心跳线断裂、网络故障),Standby节点无法检测到Active节点状态,会误判Active节点故障,从而切换为Active角色——此时两台节点均为Active角色,同时对外提供服务,即“脑裂”。 

脑裂会导致严重后果:

- 数据不一致(两台节点各自写入数据,后续无法合并);

- 服务冲突(如同一IP被两台节点占用,客户端无法正常访问);

- 存储池损坏(双节点同时读写存储池,破坏RAID结构)。


3. 仲裁服务器的核心价值:解决脑裂,保障集群一致性

仲裁服务器(Quorum Server)本质是HA集群的“第三方裁判”,核心作用包括:

- 投票决策:当节点间通信中断时,通过“投票机制”判定哪台节点保留Active角色,避免双Active;

- 状态仲裁:监控集群节点状态,确保集群始终只有一个“有效仲裁集”(满足投票条件的节点组合);

- 故障恢复:当通信恢复后,协助集群重新合并节点,恢复正常Active/Standby状态。



二、Synology仲裁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投票机制与仲裁条件


Synology HA集群的仲裁逻辑基于“多数投票制”,需明确投票规则与仲裁成立条件,这是理解其工作的核心:


1. 核心投票机制(3方投票模型)

HA集群中,投票参与方包括两台集群节点和一台仲裁服务器,共3票,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 每台集群节点拥有1票(自身状态正常时投给自己);

- 仲裁服务器拥有1票(根据节点通信状态,将票投给“可正常通信的节点”);

- 仅获得≥2票的节点,才能保留或成为Active角色。


2. 不同故障场景下的仲裁决策(表1)

通过具体场景理解仲裁服务器如何避免脑裂:


| 故障场景 | 节点A状态 | 节点B状态 | 节点A与B通信 | 仲裁服务器通信 | 仲裁结果(谁成为Active) |

|----------|-----------|-----------|--------------|----------------|--------------------------|

| 正常状态 | 正常(Active) | 正常(Standby) | 正常 | 与A、B均正常 | 节点A(获自身1票+仲裁1票,共2票) |

| 节点A硬件故障 | 故障(离线) | 正常 | 中断 | 与B正常,与A中断 | 节点B(获自身1票+仲裁1票,共2票) |

| 心跳通信中断(无仲裁) | 正常 | 正常 | 中断 | 无仲裁服务器 | 双节点均误判对方故障,成为双Active(脑裂) |

| 心跳通信中断(有仲裁) | 正常 | 正常 | 中断 | 与A正常,与B正常 | 仲裁服务器随机投1票(如投给A),A获2票保留Active;B获1票,保持Standby(无脑裂) |

| 仲裁服务器故障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与A、B均中断 | 节点A与B通信正常,默认A保留Active(集群降级运行,需尽快恢复仲裁) |


3. 仲裁成立的核心条件

集群需满足以下条件,仲裁服务器才能生效:

- 仲裁服务器与至少1台集群节点通信正常;

- 参与投票的“正常节点数+仲裁服务器”≥2(即多数票条件);

- 集群节点未处于“维护模式”(维护模式下节点不参与投票)。



三、Synology HA集群仲裁服务器的2种类型:选择内置还是外部?


Synology提供“内置仲裁”和“外部仲裁”两种类型,需根据集群规模与可靠性需求选择:


1. 内置仲裁(默认,适合小型HA集群)

定义:

无需额外部署硬件,利用Active节点的本地存储作为“临时仲裁服务器”,仅在HA集群创建时自动启用,适用于“无额外服务器资源”的场景。


优缺点:

| 优点 | 缺点 |

|------|------|

| 无需额外硬件/配置,开箱即用 | 可靠性低:若Active节点故障,内置仲裁同时失效,无法应对“双节点通信中断+Active故障”场景 |

| 无额外网络开销 | 仅支持2节点HA集群,不支持多节点集群 |

| 适合测试或小型业务(如办公室文件共享) | 无法远程监控仲裁状态 |


适用场景:

- 2节点HA集群,业务对可靠性要求不高(如非核心文件共享);

- 暂无额外服务器资源部署外部仲裁;

- 测试HA集群功能(非生产环境)。



2. 外部仲裁(推荐,适合生产环境)

定义:

部署在HA集群之外的独立服务器(可为Synology NAS、Windows/Linux服务器、第三方硬件),作为“永久仲裁节点”,可靠性远高于内置仲裁。


优缺点:

| 优点 | 缺点 |

|------|------|

| 可靠性高:独立于HA集群,集群节点故障不影响仲裁 | 需额外硬件/服务器资源 |

| 支持复杂场景(如多节点集群、跨机房HA) | 需手动配置网络与权限 |

| 可远程监控与维护,故障易排查 | 增加少量网络部署成本 |


适用场景:

- 生产环境HA集群(如数据库存储、核心业务文件服务);

- 对可靠性要求高(7×24小时服务)的场景;

- 多节点HA集群或跨机房部署的HA集群。



3. 类型选择决策树(图1)

```mermaid

graph TD

A[选择Synology HA仲裁类型] --> B{是否为生产环境?}

B -->|是| C{是否有额外服务器资源?}

B -->|否| D[选择内置仲裁]

C -->|是| E[选择外部仲裁]

C -->|否| F[优先申请服务器资源,再选外部仲裁]

```



四、配置Synology外部仲裁服务器的5项前提条件


生产环境推荐配置外部仲裁,需确认HA集群、仲裁服务器、网络满足以下要求,避免配置失败:


| 前提类别 | 具体要求 | 检查与验证方法 |

|----------|----------|----------------|

| 1. HA集群基础要求 | - 集群节点:2台相同型号的Synology NAS(需支持HA,如RS系列、XS系列、Plus系列高端型号,如RS1221+、DS3622xs+);
- DSM版本:2台节点均为DSM 7.0及以上(推荐7.2+,仲裁功能更稳定);
- 集群状态:已成功创建HA集群,且当前状态为“正常”(无“降级”“故障”标识) | 1. 登录Active节点DSM→“高可用集群”→“集群状态”,确认显示“正常”;
2. 查看节点型号:“控制面板→系统信息→产品型号”,确保两台一致 |

| 2. 外部仲裁服务器要求 | - 类型:可为Synology NAS(推荐)、Windows Server、Linux服务器(如Ubuntu Server);
- 网络:与HA集群节点在同一局域网(或通过VPN跨网段互通,延迟≤100ms);
- 服务:需支持“Synology Quorum Service”(Synology NAS可直接启用,Windows/Linux需安装对应客户端) | 1. 确认仲裁服务器IP:如192.168.1.200(独立于HA集群节点IP:192.168.1.100/101);
2. 网络测试:在HA节点“控制面板→网络→网络工具”ping仲裁服务器IP,丢包率≤0.1% |

| 3. 网络与端口 | - 端口开放:HA节点与仲裁服务器需开放TCP 5390端口(Synology Quorum Service默认端口);
- 防火墙:关闭HA节点与仲裁服务器的防火墙(或添加规则允许TCP 5390端口通信);
- 心跳线:HA集群已配置专用心跳线(推荐,减少业务网络与心跳网络冲突) | 1. 端口测试:在HA节点用“Telnet 192.168.1.200 5390”,能连接则端口开放;
2. 防火墙检查:“控制面板→安全性→防火墙”,确认无规则拦截TCP 5390 |

| 4. 权限要求 | - HA节点:需使用“admin账号”或拥有“高可用集群管理权限”的自定义账号;
- 仲裁服务器(Synology NAS):需使用拥有“管理员权限”的账号(用于启用Quorum Service) | 1. 登录HA节点→“控制面板→用户与群组”,确认操作账号权限;
2. 登录仲裁服务器(Synology NAS),确认账号为管理员 |

| 5. 数据同步 | HA集群的“数据同步状态”为“已同步”(避免配置仲裁时因数据不一致导致集群异常) | 登录HA集群→“高可用集群→数据同步”,确认显示“已同步”(无“同步中”“同步失败”) |



五、Synology外部仲裁服务器配置步骤(以Synology NAS为仲裁为例)


以下步骤基于“HA集群节点为DS3622xs+(DSM 7.2),外部仲裁服务器为DS923+(DSM 7.2)”,详细讲解配置流程:


步骤1:在外部仲裁服务器(DS923+)启用Quorum Service

1. 登录外部仲裁服务器(DS923+)的DSM;

2. 打开“套件中心”→搜索“Synology Quorum Service”→点击“安装”(若已安装,直接打开);

3. 安装完成后,打开“Synology Quorum Service”→点击“启用服务”;

4. 记录“服务地址”(即仲裁服务器IP:192.168.1.200)和“端口”(默认5390,保持不变),后续配置需使用。



步骤2:在HA集群Active节点添加外部仲裁

1. 登录HA集群的Active节点(如192.168.1.100)的DSM;

2. 打开“高可用集群”→点击左侧导航栏“仲裁服务器”;

3. 点击“添加外部仲裁服务器”,弹出配置窗口;

4. 填写仲裁服务器信息:

- 服务器类型:选择“Synology NAS”(若为Windows/Linux,选择“其他服务器”并填写对应信息);

- 地址:输入仲裁服务器IP(192.168.1.200);

- 端口:默认5390(与仲裁服务器一致);

- 账号/密码:输入外部仲裁服务器(DS923+)的管理员账号密码;

5. 点击“测试连接”,确认显示“连接成功”(失败需检查IP、端口、账号权限);

6. 点击“确定”,系统开始添加仲裁服务器,耗时约1-2分钟。



步骤3:验证外部仲裁服务器状态

1. 添加完成后,回到“仲裁服务器”页面;

2. 确认“外部仲裁服务器”状态为“正常”(绿色图标),“类型”为“Synology NAS”;

3. 点击“查看日志”,确认无“连接失败”“认证错误”等记录;

4. 切换至“高可用集群→集群状态”,确认集群状态仍为“正常”,且标注“已配置外部仲裁”。



步骤4:测试仲裁服务器功能(可选,推荐)

为验证仲裁服务器能应对通信中断场景,可进行模拟测试(生产环境需在维护窗口操作):

1. 在HA集群节点间断开心跳线(或禁用心跳网卡);

2. 观察“高可用集群→集群状态”:仅1台节点保留Active角色,无“双Active”(脑裂);

3. 恢复心跳线,观察集群自动合并节点,恢复正常Active/Standby状态;

4. 测试完成后,确认仲裁服务器状态仍为“正常”。



六、常见问题FAQ(仲裁服务器故障与脑裂处理)


Q1:外部仲裁服务器故障,HA集群会受影响吗?

A:集群会降级运行,不会立即中断业务,但需尽快恢复仲裁:

- 故障表现:HA集群状态显示“正常(仲裁服务器故障)”,Active节点继续提供服务;

- 风险:若此时HA节点间通信中断,会触发脑裂(无第三方裁判);

- 解决:

1. 排查仲裁服务器故障(如重启、修复网络);

2. 恢复后,在HA集群“仲裁服务器”页面点击“重新连接”;

3. 确认仲裁状态恢复“正常”,集群回到完整保护状态。



Q2:HA集群已发生脑裂(双Active),怎么恢复?

A:需手动干预,步骤如下:

1. 立即停止其中一台节点的业务服务(如iSCSI、SMB),避免数据冲突;

2. 恢复HA节点间的心跳通信(修复心跳线、网络故障);

3. 登录原Active节点(通过业务IP确认,如客户端能访问的节点);

4. 打开“高可用集群→集群状态”→点击“修复脑裂”;

5. 系统自动判定并保留正确的Active节点,另一台转为Standby;

6. 恢复外部仲裁服务器(若故障),确认集群状态为“正常”。



Q3:可以用Windows Server作为外部仲裁服务器吗?怎么配置?

A:可以,需安装“Synology Quorum Client for Windows”,步骤如下:

1. 登录Synology官网→“支持→下载中心→工具”,下载对应Windows版本的客户端;

2. 在Windows Server上安装客户端,打开后点击“启用Quorum服务”;

3. 记录服务IP与端口(默认5390);

4. 在HA集群Active节点添加仲裁服务器时,“服务器类型”选择“其他服务器”,填写Windows Server的IP、端口,无需账号密码(Windows客户端默认匿名访问);

5. 测试连接并完成添加。



七、Synology仲裁服务器的6项运维注意事项(生产环境必看)


1. 优先选择外部仲裁:生产环境严禁使用内置仲裁,避免因Active节点故障导致仲裁失效,引发脑裂;

2. 定期监控仲裁状态:每天查看HA集群“仲裁服务器”页面,确保状态为“正常”,可通过“Synology Surveillance Station”或第三方监控工具设置告警(仲裁故障时发送邮件/Push通知);

3. 避免仲裁服务器单点故障:重要业务可部署2台外部仲裁服务器(主备),HA集群优先使用主仲裁,主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仲裁;

4. 网络延迟控制:HA节点与仲裁服务器的网络延迟需≤100ms(跨机房部署时通过专线/VPN实现),延迟过高会导致仲裁投票超时;

5. 权限严格控制:禁止非运维人员修改仲裁服务器配置(如修改IP、端口),避免误操作导致仲裁失效;

6. 灾备预案:提前制定“仲裁服务器故障”“脑裂”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操作步骤与责任人,缩短故障恢复时间。



总结


Synology高可用集群仲裁服务器是HA集群的“稳定基石”,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第三方投票机制解决脑裂问题,确保集群业务不中断、数据不损坏。生产环境需优先选择外部仲裁服务器,严格遵循配置前提与步骤,同时做好日常监控与故障预案。通过本文的讲解,用户可清晰理解仲裁服务器的作用、选择逻辑与运维要点,安全部署Synology HA集群,满足企业级存储的高可靠性需求。



以上文章围绕“Synology高可用集群仲裁服务器”核心关键词,覆盖了从基础认知到实操配置的全流程,融入图表与表格提升可读性,同时解答了生产环境常见故障。若你需要补充“多节点HA集群的仲裁配置”“第三方Linux仲裁服务器部署细节”等内容,或调整某部分的详细程度,欢迎随时告知。

Synology高可用集群仲裁服务器是什么?作用、配置与故障解决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 ·

    Synology 无法访问共享文...

  • ·

    Synology NAS Win...

  • ·

    如何用 DiXiM Media ...

  • ·

    Synology DSM常规设置...

  • ·

    Active Backup fo...

  • ·

    Synology NAS打开Of...

  • ·

    Synology Migrati...

  • ·

    Synology Office多...

相关文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尚品园             1号楼225

北京群晖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咨询

新闻中心